有哪些已經公布的兒少報告?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2年11月,台灣即將進行第二次兒童權利國際審查會議,兒福聯盟認為跟兒少相關的事,除了政府和NGO的聲音外,兒少才是兒童權利的真正專家。故此希望透過問卷調查和焦點團體的方式,收集不同兒少的意見。
詳細內容請下載附件。
查看新竹市築心生命教育協會,2017年帶領了7位兒少代表至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當時兒少代表所發表的言論,我國政府相當重視,目前也正落實中,這對兒少代表們而言是莫大的肯定,幫助兒少自信心上升,深化對於自身的認同與發聲的權利,同時也促使協會更積極投入於兒權推動與兒少培力中;隔年,協會繼續培訓這群兒少代表成為校園CRC宣導種子,帶領兒少代表至各級學校與機構宣導並招募更多兒少參與培訓,也進到少年矯正機關向觸法兒少分享CRC。直至2022年,每年我們接觸了上千位學生,辦理多次兒少培力工作坊與營隊,並進到偏鄉區域幫助特定兒少了解CRC意涵,將兒權實際應用於校園中。
兒少報告內容為協會培訓的兒少代表們,依據關注的議題所撰寫的兒少報告,他們分享:「很期待兒少的需要能被聽見,並有幸成為日後兒權推動的重要決策方向,感謝委員和政府官員們願意聽我們說。」感謝委員們與政府願意悉心保障我國兒童的權利。
詳細內容請下載附件。
查看由北港宗聖扶輪社及台北關渡扶輪社共同主辦,社團法人雲林縣婦幼關懷協會、雲林縣議員蔡岳儒服務處、北港高中、虎尾高中協辦,廖宗聖教授、林耿徽助理教授、林敏玲老師、黃懿萱老師指導, 由北港高中、虎尾高中、正心中學、興國中學學生共同撰寫之 「兒少報告」,對傾聽權、休息權、隱私權及身心障礙等權益提出建議。
詳細內容請下載附件。
查看2022年台灣兒少報告由兒少自行提交共6份。
查看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2017年台灣兒少報告前言本替代報告係由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Taiwan NGOs for CRC,下稱「本聯盟」)凝 聚並整合其 13 個兒少團體成員之專業領域與實務經驗,就國內兒少現況及初次國家報告不足之處所提出之獨立民間觀點。本聯盟前身係倡議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之主要民間團體之一,為使兒童權利公約儘早匯入國內法律體制,積極拜會立法者及各政府機關並致力於公約理念之宣導,同時廣泛參與《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下稱《CRC 施行法》)草案之協商,並就草案內容提出諸多建言,最終於 2014 年促成 CRC 施行法之制定。自成立以來,本聯盟即以增進兒少工作者對公約之理解以及於國內全面推廣公約理念為主要職責。本替代報告係聯盟成員間藉由近二十次之密集會議,共同討論並持續修正之成果,期望能就國內兒少權利落實狀況提供實務面之專業觀點。此外,本聯盟亦透過舉辦國際研討會及參與區域性國際會議等活動,汲取公約落實之國際經驗並努力強化盟員間對於公約規範精神之掌握,冀望於國家報告審查過程中能成為一股有效之監督力量。整體而言,儘管政府強調本次國家報告係依據聯合國相關規範所製作而成,惟進一步檢視該報告可發現,諸多內容僅為權責單位工作內容、法律條文或政策方案之臚列,針對國內法令與公約現存之牴觸、法規與實務執行之落差、國內尚無法律規範或機制以保障相關公約權利之闕漏、甚至是未來整體兒少權利保障之規劃等,政府單位多僅約略提及甚或採取迴避之態度。因此,本次國家報告審查是否能深入兒少議題之核心並促使相關單位認真檢討未臻完善之處,令人質疑。準此,本聯盟呼籲政府正視公共部門對於 公約規範欠缺認識及正確理解之問題,確實自我檢討國內兒少相關法令及措施之執行成效與缺失,並提出具建設性之有效解決方案。於此須強調者,本聯盟對於政府邀請國際專家來台就本次國家報告進行審查之舉,表示高度肯認。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之制定雖歷經諸多爭議及阻礙,然本次國家報告之籌備對於開啟相關兒少爭議性議題之辯論與省思有其正面性,期待未來亦能進一步催化制度之革新。本替代報告希冀能借助各盟員長期服務兒少、耕耘相關兒童議題之專業,提出實務面、第一手之直接觀察。詳細內容請下載附件。
查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7年台灣兒少報告關於兒福聯盟兒福聯盟是一個以兒少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公益性組織,所有努力的主要目標就是「給孩子一個更 好的世界」。目前在台灣北、中、南、東各區都有服務據點,全職工作人員超過250人、志工人數上 千。除了持續法規政策的修訂與兒童福利相關議題倡導之外,並因應社會變遷產生的各種兒少和家 庭問題,開展許多對應的直接服務方案,包括收出養服務、失蹤兒少協尋服務、兒童及少年專線服務、棄兒保護服務、托育及諮詢服務、高風險家庭服務、少年職涯輔導、災變工作、家庭重建服務及偏鄉弱勢兒少服務等。兒盟秉持著保障兒童最佳利益的宗旨,一方面為特殊際遇兒童提供相關保護工作,同時也為一般家庭建構完整的支持網絡,俾利兒少健康成長。我們成立以來一直堅守「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的立場,自我期許為「兒童的守護者」,努力實踐「兒童權利公約」的基本精神。我們深信,兒少雖然年紀小,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受到尊重和特別的照顧與保護。因為在大人的權力世界裡,弱小的兒少很難為自己爭取權益,因此兒盟始終堅持「維護兒少權益」、「促進兒少福祉」兩大目標,堅持「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世界」的成立初衷,致力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關懷、瞭解和愛。兒少報告之目的台灣自2014年11月20日起施行「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正式將該公約國內法化。2016年11月17 日首次發表國家報告,並於2017年3月31日發表由民間團體所撰寫的替代報告。這些都顯示台灣對於兒童權利公約的重視與發展。然而,少了兒少聲音的兒少權利推動並不完備。我們希望了解孩子們真實的想法與期望,並將此第一手資訊提供國際兒童人權的專家學者參考,期待能藉此得到專業的建議,以深化兒童最佳利益在台灣的實踐。因此,在撰寫兒少報告之前,我們做了若干針對全國兒少的兒童人權問卷調查,並舉辦一場為期二日的兒少培力團體,希望能最廣泛地涵括各群體兒少,且最大程度地提供他們表達意見的機會。我們相信,這是實現兒童權利公約保障兒少參與權的方式之一。孩子們除了能在兒少培力團體中了解自己身為兒童本應享有的權利,更能在面對面的討論中拓展視野,在為自己權益發聲的同時,學習尊重歧異。另外,全國問卷調查則彌補了舉辦兒少培力團體的時間及地點限制,盡可能完整地蒐集全國兒少的意見。最後,儘管此兒少報告是由設計調查問卷與兒少培力團體的成人執筆,我們還是盡量保留兒少最直接的聲音,並減少間接的詮釋。畢竟,我們的首要目的是在兒少報告中真切地呈現孩子們對於台灣目前兒童人權發展的想法與建言。詳細內容請下載附件。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