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兒童權益兒童救-他們是「研究大人思想」的大研社

  • 建檔日期:2022-04-11
  • 閱覽次數:542
於2019年成立的「大人思想研究社」,是由一群兒童自主發起,其研究社宗旨就是想弄懂「大人們」的思想,為自己關注的議題倡議。

udn / 倡議家 / 新社會 2022/04/06 陳怡臻

「你們大人很奇怪捏?」看著社會「那些大人們」總是在旁指指點點,誰說兒童不懂事,自己聲音、和自身相關權益為什麼非得都是大人在說?

2019年成立、一群兒童自主發起的大人思想研究社(簡稱:大研社),就是想弄懂這群「大人們」,為自己關注的議題倡議,成立三年來,所發出的行動,恐怕比一般大人還要多。

諸如:國家人權博物館「我是兒童,我有權利」主題園遊會、鄭南榕基金會「自由製造」親子同樂會等;或是用人權繪本說故事,也帶著自己設計的遊戲「套圈圈」及「請問大人」擺攤,讓民眾透過互動了解兒童權利等。

其中,去年舉辦的「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社員還主動寫信邀請總統蔡英文參觀,並親自導覽,進而讓該展獲得「小英總統真心推薦」的媒體報導。

若單看這些作為,很難想像背後竟是由一群國中、小學生所策動。

現年13歲的社長邱子謙,和14歲的顧問李胤賢,都有著與年齡不符的穩重口條,和稚嫩的童音形成強烈對比。與《倡議+》約在週六下午的松菸園區對談的他們,聊起兒童權益,有條不紊的模樣,頗有大將之風。

大研社是國內第一個由兒童發起、以兒童為主體的社團,社員年齡約8至14歲,被問到創立緣起,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為什麼都是大人在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怎麼思考,現在換兒童來研究大人的思想,發展平等的關係!

把握機會參與社會,設計遊戲互動了解大人

平時大研社除了社長邱子謙是自學生,其他社員都有自己的課業要顧,聚會頻率約每學期兩次,不論文本研究或社會參與,都是他們把握機會倡議的方式。

每一次難得的聚會,大夥總是會一起看人權電影、共讀人權故事書,討論《聯合國兒童權益公約》或「疫情下的兒童」等重要時事議題,又或是一起設計人權小遊戲,到園遊會擺攤,推廣兒童權利的同時研究大人。

李胤賢發現,園遊會常遇到第一次聽到兒童權利的大人,從他們在玩「請問大人」時的答案,就能發現社會還存有許多既定印象,例如:當我們問「為什麼大人要罵人?」比較友善的回答是「因為大人的情緒管理不好」,但更常聽到的答案是「因為小孩不聽話」。

「當然有些時候大人會反省自己,但大部分的大人,還是覺得都是小孩的錯。」現任社團小編的黃苡媞補充。

即使大人的態度有時令人挫折,但受訪的孩子卻仍堅持活動要繼續辦,「其實改變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大家都知道兒童權利,並認同且它,直到有一天,沒有人說要爭取兒童權利為止。」邱子謙強調。

思辨從小學起,曾上街反核、反服貿、反送中

小小年紀就擁有如此獨立、自由的思想,都和邱子謙與李胤賢的家學淵源有關——成長在充分鼓勵孩子參與公共事務、思辨人權的家庭。

「我們從國小二年級,就會跟著媽媽參加『兒童文化研究社(繪本作家林真美成立的親子共讀社團)』,和大人一起讀《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看兒權電影,還跟爸媽一起參加過反核、反服貿、反送中的遊行。」邱子謙說。

常被父母、同學嘲笑「話很多」的邱子謙,對社會有各種疑問,會當社長似乎是必然。他認為,兒童必須先了解大人想什麼,才能跟他們溝通,讓兒童與大人成為平等的關係。

不過,要創立並運作社團,對當年還是小學生、個性不拘小節的他來說,仍是一項不簡單的任務,直到性格謹慎、沉穩的李胤賢願意擔綱首任社長大梁,大研社才正式創立。

另一位影響大研社成立的關鍵人物,是兒童人權繪本作家林真美,不僅從小鼓勵孩子為環境、為自己發聲,且只要是大研社辦的活動,也總會看她到場支持,甚至在得知人權博物館想找兒權組織辦展時,推薦了大研社。

憶起這段經歷,李胤賢進一步說明,那時我們正想倡議兒童因無法發聲、爭取權益,將變成氣候變遷最大受害者的議題,同時也為了不讓老師失望,大研社除了設計遊戲,還自己找環境專家取經,濃縮艱澀知識、擬定講稿,終於完成為包含總統在內的來賓解說的任務。

戰爭與氣候問題欲裂,大人應適時推一把!

事實上,不只氣候變遷會影響兒童權利,戰爭也是。聯合國大會早已在70年前,就在《世界人權宣言》中,捍衛兒權不受戰爭影響,但反觀如今,各地戰爭與人權侵害的問題,卻從未止息。

對此,啟蒙大研社創立的林真美沈重表示,如果在孩子從小成長的過程,就落實人權的思考和價值,他就會懂得捍衛權利,也會尊重別人的權利,遇到不公不義,也會勇於挺身而出,這是環環相扣的事。

她強調,小孩是兒童權利的主體,若自主發聲,用自己的行動,促使更多人聽到小孩的聲音,比大人對大人推廣更具說服力,「大研社的存在,其實就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社會實踐。」

但另一方面林真美也擔憂,小孩畢竟是小孩,速度仍較為鬆散、緩慢,持續凝聚力量不容易,所以自己和大研社的家長都有共識,大人應適時地推一把,和孩子一起在兒權倡議路上,匯聚小水滴涓流成河。

採訪尾聲,當邱子謙、李胤賢、黃苡媞等社員被問起,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時,他們再度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希望牢記現在有過的感受、倡議的事和堅持的價值,提醒自己,未來千萬不要成為我們曾經討厭的大人。」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