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中央社/敘利亞伊德利布8日綜合外電報導
就在東京奧運閉幕前夕,敘利亞西北部難民營的男孩在慈善組織安排下,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2020帳篷奧運」。主辦人表示,舉辦帳篷奧運是希望帶給難民希望,並讓世界關注他們的困境。
在敘利亞叛亂勢力最後一個主要基地伊德利布(Idlib),120名來自12個不同難民營的男孩在7日晚上興奮齊聚一堂,舉辦了屬於他們的奧運會。身著代表個別難民營顏色的衣服,在伊德利布市附近的亞曼(Yaman)難民營紅土上,輪到他們成為田徑場或足球場上的運動明星。
「2020帳篷奧運」參賽者中,12歲的哈山(WalidMohammed al-Hassan)很高興能代表他的難民營出賽跳遠項目。他說:「我們玩得很開心。我得到第2名。」他的3名小夥伴簇擁在旁。
比賽項目包括標槍、鐵餅、跳高、體操、跆拳道、羽球等,甚至還有「賽馬」。跑道上,男孩手中拿著一張裁下的馬頭紙板,全速奔跑。日落時分,參賽者和主辦人縱情歡呼,贏家踏上頒獎台,在繽紛的彩紙中,領取他們的獎項。
伊德利布地區有近300萬居民,其中2/3都是在過去10年戰火衝突中,從敘利亞其他地方遷徙而來。大部分流離失所的人都住在受聖戰組織控制區域的難民營區裡,依賴人道救援存活,並在冬天力抗寒冷與淹水。
「帳篷奧運」主辦人薩米尼(Ibrahim Sarmini)表示,活動目的不僅要給予孩子希望,也希望讓國際社會注意到他們的困境。他表示,我們希望「向孩子介紹沒有嘗試過的運動項目,但主要目的是希望為生活艱困的營區居民,無論孩子或大人,帶來一道希望之光」。
自敘利亞戰爭於2011年因鎮壓反政府示威爆發後,已造成約50萬人喪命,上百萬人流離失所。
敘利亞運動員在東奧中分別代表兩隊,6人在代表大馬士革政府的國家隊,9人則在國際奧運難民隊。
薩米尼說:「看到敘利亞青年以難民隊的身份參與,很讓人很難過。但能在奧運擁有真正自由的英雄來代表敘利亞西北部的人民,這對我們來說還是很棒的。」
【照片:報導單位新聞報導使用】
勁報 2021/07/29 00:36
【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兒童及少年福利促進與權益保障委員會110年度第1次會議於7月28日在縣府第一會議室召開,由副縣長黃怡凱代理縣長主持,與會委員有承辦單位社會處處長董燊、警察局局長蔡祥春、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莊錦智(代為出席)、家扶中心主任李桂平、生命線協會前任理事長許雪芳、金城幼兒園園長許碧華、兒少委員洪鈺庭、楊沛錡、吳致賢、兒少代表7位,以及縣府社會處、教育處、警察局、衛生局、家庭教育中心、文化局等單位代表;會中除檢視上次會議決議事項執行情形外,也由社會處、警察局、衛生局、教育處、家庭教育中心及文化局等相關單位進行業務報告。
社會處表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降級,110下半年度重點工作包括辦理兒少保護網絡人員教育訓練、連結警政、衛生醫療、教育、村里幹事等單位,加強兒少保護及脆弱家庭辨識與通報觀念,增強各網絡人員從事兒保工作之專業知能與技巧;也賡續提供早期療育服務,如到宅服務、篩檢服務等,並辦理相關經濟補助,如早期療育交通及醫療補助,協助家庭舒緩經濟問題;未來也將協助社區內弱勢少年自立生活,運用教育、警政、司法、衛生醫療、民間機構及社會資源加強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與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兒少人口販運等法令之教育宣導,推展兒少保護及各項社會福利服務工作,並加強宣導托育人員培育計畫,辦理托育人員專業訓練,協助訓練後取得保母人員專業證照。
而在兒少保護上,警察局配合本縣學生校外生活輔導會結合各級學校教官、訓輔人員實施校外聯巡勤務,加強少年易聚集、滋事或妨害身心健康場所之巡查、取締,倘發現學生偏差行為,適時予以勸導、處理,以防制學生被誘吸毒及其他偏差行為發生,自109年11月至110年5月共計編組聯巡56班次,勸導學生不良行為計37人次(男35人次、女2人次)。
婦幼衛生方面,有關辦理學齡前兒童視力保健衛教宣導活動共7場,計469人參加;辦理學齡前兒童視力暨斜弱視篩檢工作人員研習會,計25人參與;針對出生3個月內新生兒計229人進行聽力篩檢,篩檢人數計229人,篩檢率100%;異常個案計3人,完成確診3人,確診完成率100%;辦理0-3歲兒童發展篩檢計856人,疑似異常個案計13人,均轉介早期療育通報轉介中心進行複評後續複測及評估。
另外,家庭教育中心辦理全國家庭教育諮詢專線412-8185服務,可協助民眾解決親職教養及親子關係、婚姻關係、親密關係、家人關係、自我調適、家庭資源與管理...等問題,專線服務時段為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4時至17時,由志工老師提供線上諮詢服務,109年11月至110年5月共提供264人次專線排班,請民眾多加利用。
會議中,兒少諮詢代表提案建議縣府對於特定區域設置交通寧靜區,以保障學生上放學必經路之交通安全,會中黃怡凱副縣長亦責成觀光處及警察局全面檢討地區學校週邊速限,並強化行人通行空間,同時要加強取締違規交通,並代表楊鎮浯縣長感謝與會各委員與兒少代表的用心,請各處室與會代表將會議上所有提出之建議帶回討論,以謀取未來兒少生活最大之福祉。
【照片:金門縣政府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威傳媒 (2021-07-07 21:20)
【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2020年,世界因為疫情動盪不安,在台灣的我們,仍然可以如往常一樣正常的生活著。2021年的現在,疫情在台灣爆發,困難正挑戰著我們…。」
嘉義市兒少代表看見全台防疫人員在防疫工作上的努力不懈,自發性籌劃拍攝影片,用自身小小的力量致上崇高的敬意。
嘉義市兒少代表總召張耿榮說,集結這個團體的一份力量,號召大家製作感謝卡,拍攝感謝卡照片、加油打氣的影片,用最少的時間搜集疫情期間的照片及影片,在很短的剪輯出這部感謝影片,小小心意凝聚大大的力量,用這份溫暖的力量為台灣這片土地努力付出的防疫人員獻上最誠摯的感謝與敬意。也特別感謝芒果醬 Mango Jump授權歌曲《#長夜》。影片及音樂呈現全台灣所有的防疫人員,沒日沒夜的付出,為台灣共同努力。因為他們,大家才能自由的呼吸,希望才能延續,長夜終會過去。
社會處表示,兒少代表的機制建立在嘉義市已行之有年,自102年起公開遴選兒少代表,每屆兒少代表任期2年,同時每個月安排培力課程及辦理營隊活動讓兒少代表參加,透過專業的課程訓練,形成對公民社會及兒少福利議題的認識,並藉由團體動力討論,強化兒少代表表達能力與發現議題的敏感度。目前嘉義市兒少代表在臉書設有「嘉義市兒童及少年代表」粉絲專頁及設有IG專頁,歡迎兒童與少年朋友們一同關心公共事務議題!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LDRFe0KY4)
【照片:報導單位新聞報導使用】
新頭殼newtalk | 文/中央社,發布 2021.07.03 | 22:07
紙風車劇團「紙風車線上陪伴計畫」今晚7時線上首播親子客家劇「雨馬」,官方臉書及YouTube線上平台超過2萬8000人次同時觀看;打上中文字幕後也讓不懂客家話的大小朋友豁然開朗,被劇情感動。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持續,場館關閉,紙風車劇團至今已經取消超過70場演出,但仍希望在疫情期間持續陪伴大家,推出了「紙風車線上陪伴計畫」,期待世界的孩子都能有藝術相伴,回到快樂生活。
「雨馬」改編自作家小野同名繪本,劇情講述原本和平共處在歡猴島上的猴族與花族,為了解決猴痘疫情和乾旱,竟然要花族的滿妹做為獻祭:哥哥樟樹頭和猴族王子YOHO想盡辦法解救滿妹。
在逃脫過程中,3人意外地發現猴族與花族被隱瞞的歷史和猴痘的解藥「餘甘子」;而只要族人有難,雨馬就會現身。劇中也強調「不記得過去,就看不到未來」、「勇敢去做應該做的事」,對白令人深思;最後兩族同心協力,勇敢堅強相互合作,終於解救歡猴島的危機。
在線上演出時,留言框有著滿滿的留言,不少網友就說「場面很壯觀」、「期待可以看現場」、「雨馬好帥」;也有網友開始許願「可不可以播『雞城故事』」、「可不可以一直巡迴下去」,在在感受到觀眾的感動。
「雨馬」今年3月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國父紀念館廣場首演時,高10公尺、重7噸的「雨馬」巨型移動裝置一亮相,帥氣身形加上彩虹般飛揚鬃毛,吸引現場大小朋友驚呼。線上演出之後,不少觀眾都留言希望看到現場全版「雨馬」,這也鼓勵了紙風車劇團相約大家一起疫後相見。
「雨馬」線上首播之後,影片會在網上限時觀賞72小時,7月6日晚間7時下架。「紙風車線上陪伴計畫」7月10日將由「順風耳的新香爐」接檔,晚間7時在紙風車劇團臉書粉絲專頁及YouTube官方頻道播出。
【照片:中央通訊社拍攝,報導單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