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3 22:44 聯合報 / 記者趙宥寧
高中教評會是否納入學生代表掀起兩派攻防,教育學者認為,學生社會參與固然重要,但教評會是「做決定的單位」,即便擁有投票權,也不一定握有決策主導權;也有民間團體說,教評會要承擔的責任太大,不該交由學生負責,兒少表意權重點在於教評會成員心中是否有將孩子的聲音考量進來;家長團體則樂觀其成,認同讓孩子列席參與教評會表達意見,至於能否成為當然委員,可以逐步推進。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王麗雲表示,學生的社會參與很重要,但教評會是「做決定的單位」,且常涉及敏感、爭議性話題,若學生代表擔任委員,也不一定能讓票數翻盤,頂多就是有知情權,另方面卻可能對教評會產生壓力,包含可能遭錄音錄影,影響教師參與教評會的意願。
王麗雲認為,教評會屬於決策單位,委員必須具備決策能力,包含熟悉法令制度,學生代表有無時間去了解相關判例,學生若能學好當然很好,但並非人人都行,也並非人人都有時間。她也提到,光教學現場要找人擔任教評會委員都已經非常不容易,但她認同當教評會需要諮詢意見時,可適時請學生發表相關意見,多方考察學生想法。
前教育部政次呂木琳則表示,要評斷教師優良與否,確實可透過學校教師或行政人員觀課,也可以問問家長、學生,學生的意見往往也可佐證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熱忱以及專業度,學生在表達意見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如何站在公平、客觀角度陳述意見。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教評會負擔決策教師聘任或解聘的責任重大,不該交給學生。但她強調,過去在教師爭議事件調查過程中,往往只問了老師的看法,就連申訴人都沒機會陳述意見,因此有兒少代表提案讓學生代表列席,至少保障表意的機會。
不過馮喬蘭也說,兒少表意權要被重視,除了讓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列席,重點仍在於每個處理事情的大人,有沒有將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如果一個心中沒有學生的教評會,放入學生代表也沒用」。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常務監事謝國清認同讓高中生列席教評會,他認為讓學生進入教評會,能讓學生學習民主機制;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彭淑燕也樂觀其成,但她認為事前培訓機制不可少,若政策運作效果佳,未來也可逐步推進讓學生成為當然委員。
【照片來源:報導單位資料照片】
台灣好報 2022年2月27日 週日 下午12:39
【記者林明佑/彰化報導】為使彰化縣兒童少年更有效參與公共事務,以兒少立場和觀點,提出切身改革議題,彰化縣政府結合彰化縣基督教青年會與國際專案管理學會台灣分會合作(PMITaiwan),於26日在員林YMCA跨齡學習中心辦理「『ChangeMakers影響力時間』-彰化縣兒少代表初階專案管理訓練」,邀請彰化縣現任兒少代表參與,學習如何將專案管理技巧應用於公共事務提案。
上午由國際專案管理學會台灣分會理事劉道鈞透過桌遊工作坊,帶領兒少代表們進行議題發想並進一步聚焦問題,利用桌遊培養初階專案管理訓練,讓彰化縣政府20位兒少代表能夠體驗,專案管理如何應用於公共事務提案,以協助深化兒少參與公共事務提案技巧及知能。
劉道鈞表示,彰化縣兒少代表作為一個有目標的組織,運用本次PMI工作坊協助彰化縣兒少代表提升對社會的影響。工作坊過程中,兒少代表提出原先關注之議題進行討論,並能積極發表自身意見,也在桌遊活動中應用專案管理方法找到關鍵議題,進一步思考可以如何更有效提案以改變自身所處環境。
劉道鈞說,下午課程則由海洋保育署柯勇全專委授課,引導兒少代表們在議題產出之後如何進行資料蒐集,教授如何進行調查對象取樣、問卷設計及實務經驗分享,並讓兒少代表們學習並產出更適切與具代表性之提案。
劉道鈞表示,結合上午工作坊所產出關注之兒少上下課交通安全與落實性教育之議題,最後由柯專委帶領兒少代表們一同建構完整議題問卷,指導後續如何進行分析,並將於本年度第一次兒童權益促進委員會上提出。彰化縣兒少代表設置目的,即由兒少發掘議題,進而提出建議與看法,讓政策與教育得以更貼近兒少真實需求,共同創造友善兒少環境。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處長王蘭心表示,縣府為鼓勵兒少參與公共事務,於103年開辦彰化縣兒童及少年代表制度,今年已邁入第六屆,培養近百位兒少參與,為使兒少聲音更被重視,每年兩次之兒童權益促進委員會更設有兒少委員身分,透過兒少的角度,提供大人在規劃兒少政策時,有更多元的面向能進行思考,同時也培養兒少獨立與創新思維。
【照片來源:辦理單位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211 13:20:26)
為鼓勵及培力兒童和少年參與公共事務,嘉義縣政府將招募第5屆兒童及少年諮詢代表,招募時間即日起至3月15日止,歡迎設籍或實際居住與就讀嘉義縣學校12歲至20歲、關心兒少權益公共議題的兒童及少年踴躍報名。
嘉義縣政府為落實保障兒少表意權,103年起試辦兒少諮詢代表培力計畫,透過引導及培力啟發兒少發現議題,於嘉義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促進委員會中提出各界關注的兒少大小事。
入選的兒少代表過去曾提案「鞋子顏色與學習有關嗎?」、「嘉義縣國高中(職)第八節輔導課之實施建議」、「就讀外縣市兒少代表交通費補助建議」、「建議增辦多元學習活動」、「嘉義縣路燈改善及增設與兒少安全之問題」、「建議終止國高中放榜文化」、「兒少代表銜接參與青年公共事務」等,受到縣府高度重視。
縣府提出相對應的改善措施及作為,包括路燈議題整合跨局處資源,由建設處與公所協調路燈維修狀況,並由教育處了解學校附近路燈情形,避免兒少處於危險環境中;也曾透過會議讓兒少了解各局處兒少政策執行情形,並提出建議。兒少為自己發聲,也讓服務更貼近期待。
嘉義縣社會局長張翠瑤表示,「囡仔聲大人斟酌聽」,社會局每2年公開遴選12歲至20歲兒童及少年擔任兒少代表,鼓勵他們勇於展現自我,為兒少政策發聲,第5屆兒少諮詢代表正在招募中,歡迎對於公共議題有興趣的兒少報名參加,採紙本郵寄方式報名,相關資訊請上嘉義縣社會局網站(https://sabcc.cyhg.gov.tw/)或FaceBook粉絲專頁搜尋「嘉義縣兒童暨少年諮詢代表」,諮詢請洽嘉義縣社會局兒童福利及保護科05-3620900分機5121。
2022-02-10 16:25 聯合報 / 記者朱冠諭/桃園即時報導
近年體育班及運動代表隊頻傳校園性平事件,桃園市政府今天和美國在台協會(AIT)及社團法人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主辦「用運動做外交:讓桃園市成為亞太運動性平先驅基地」計畫宣示記者會。市長鄭文燦表示,市府將協助民間團體,將性別教材翻譯成英文、日文、韓文、越南文、印尼文、泰文及菲律賓語共7國語言,不僅在校園落實性別平等,也讓新住民更認識性平教育。
今天記者會上,主辦單位先播放2則短片,第1則可見女性在體育界仍然因性別刻板印象,被籃球隊拒絕門外的不平等待遇;第2則深入刻畫棒球隊學長集體性侵學弟的惡習,卻被當成「學生打鬧」消極處理,提醒世人性平事件就在周遭上演。
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理事長劉柏君表示,台灣推動性平運動多年,雖然成果已經超越多國,但在運動領域中,仍可見性別不平等的待遇,例如女子棒球隊仍是少數、賽事裁判男女比不均,女性可使用的各項運動運動設施、場館依然不足,「這些都是細節,但可以做得更好、更友善。」
AIT處長孫曉雅和女兒都曾身為運動員,她提到今年6月將是美國教育法修正案第9條立法50周年,其目的在打破婦女及女孩在教育及運動領域發展的各項障礙,深具歷史意義,本次合作也反映台灣與美國對於平等、包容及可及性的重視。
鄭文燦表示,運動領域中要展現性別平等,必須尊重個體的個性及多樣性,市府將在校園落實性別平等教材,而目前女性在桃園運動界發展亮眼,像是有在地的「桃園國際女子足球隊」,在學校方面,南崁高中女子壘球隊及大成國中女子籃球隊是桃園重點培養球隊,市府也即將與樂天集團合作,成立「樂天女子棒球隊」,期盼持續帶動女子運動風氣。
【照片來源:報導單位記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