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政府工商發展處
苗栗縣政府為推動永續發展及公民教育向下扎根,今(16)日於竹南運動公園舉辦「童心協案:淨零轉型大作戰-投票嘉年華」活動,吸引來自竹南、後龍、造橋、通霄等地多所學校與家庭熱情參與。此次活動結合兒童參與式預算與節能減碳提案,透過實體模擬公民投票,讓孩子們的創意提案真正進入公共決策程序,實踐兒童參與權與行動力。
縣長鍾東錦表示,苗栗的孩子是地方的希望與驕傲,縣府推動「兒童參與式預算」的核心,就是讓小朋友的聲音不只是被聽見,更要真正落實為可見的行動成果。這不僅是一場民主學習歷程,更是環保教育的實踐平台,透過這樣的機制,孩子們從小培養公共意識與永續責任,未來也能成為推動改變的力量。
此次活動為前兩場兒童預算夏令營的延續,特別透過公民投票方式,讓現場小朋友親自選出心目中的前三名優勝提案,並由縣府支持於9至10月間進入實地執行,讓好點子真正落地。得獎提案內容兼具創意與實用性,充分展現兒童對節能減碳、生活改善的敏銳觀察與具體行動。
活動現場除票選外,還安排豐富舞台節目與攤位闖關,打造寓教於樂的綠能嘉年華氛圍。縣府也表示,竹南海線四鄉鎮為首波推動區域,未來將擴大實施範圍至更多鄉鎮,深化民主教育與環境行動的結合。
現場每位孩子勇於發聲、踴躍參與,展現苗栗下一代的活力與潛力。縣長也勉勵孩子們:「你們的表現都很棒,請為自己熱情鼓掌,今天的行動將是苗栗永續前行的重要一步!」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
台灣好新聞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2025年8月19日 週二 下午7:20
為促進兒少年跨縣市的交流與互動,桃園市與嘉義市共同舉辦兒少代表跨縣市交流觀摩活動,旨在提供兩地兒少代表彼此學習、經驗分享的平台。桃市府社會局19日表示,兒少不只是未來的主人翁,更是現在社會的參與者、貢獻者。市府一直以來致力於推動兒少參與公共事務,今天的活動正是希望透過「跨縣市的交流平台」,讓不同地區的兒少能夠彼此對話、交換經驗、共同成長。
桃園與嘉義兩市都持續推動兒少代表制度,此活動更強調兒少主體性的展現,鼓勵兒少們提出自身關心的議題與建言,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與兒少之間的互動,實踐《兒童權利公約》中兒童表意權的精神,每位兒少都有權利發聲、被理解,更有能力對公共政策提出寶貴建言,就是希望培力年輕世代具備觀察社會、表達意見、提出行動的能力。
針對市府青年局提供場地,社會局也表達感謝,讓大家能親身了解地方政府提供給青少年、兒少的支持機制與平台,最重要的是,增進兒少對青年公共參與資源的認識與理解。在這個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公共參與的形式越來越多元,從青年參與公共事務、永續發展到數位治理,每一項議題都與年輕世代息息相關。
社會局表示,桃園非常重視兒少表意權,不僅是讓兒少表達意見,還要有「聽眾」願意理解並採取行動,讓兒少感受到他們的想法被尊重,期望藉由這樣的交流契機,建立跨縣市合作的友誼與基礎,攜手打造更友善、更關注兒少聲音的社會環境。
【照片:活動辦理單位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中華日報 2025年8月9日 週六 下午9:13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舞動青春、擁抱權利,台南市政府社會局九日舉辦「一一四年度台南市CRC街舞大賽」,來自全台各地三十組團體齊聚一堂,用嘻哈節奏與創意舞步帶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震撼。
現場近千位民眾熱情參與,與兒少一同感受舞動的熱情。這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屬於兒少的夢想盛會,每一位站上舞臺的兒少勇敢發聲、自在閃耀,用行動訴說「我在這裡,請看見我!」。
社會局長郭乃文親切與兒少互動、為選手加油打氣。她表示,兒少不只是未來的希望,更是現在的主體,這次活動結合兒童權利與街舞文化,是一場寓教於樂、充滿意義的參與平台,讓兒少知道「他們不只是聆聽者,更是擁有權利的主體,有能力也有權利去表達、去創造、去參與。」
從可愛童趣到專業酷炫,每組團體都拿出看家本領,展現高度默契與豐沛創意,現場掌聲、驚呼聲此起彼落。本次賽事頒發冠軍、亞軍、季軍、最佳人氣獎與最佳潛力獎等獎項,總獎金高達十四萬六千元,每一座獎盃、每一次掌聲,都是對兒少勇敢展現自我的溫柔回應。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
台灣好報 記者 好報 編輯2025 年 8 月 10 日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記者 朱達志/台東 報導】為落實《兒童權利公約》(CRC)精神,增進兒童及青少年對自身權利與保護觀念的認識與實踐,臺東縣政府於114年8月9日(星期六)假台東大學知本校區舉辦「東岸定越」-兒童權利公約定向越野大型闖關活動,吸引80組、超過400位來自全縣各地的兒童及青少年熱情參加。
本次活動以「認識權利、學會保護、勇敢探索」為核心,設計兒童權利、兒少保護並結合臺東大學校園內之自然人文特色的多元關卡。活動以團隊闖關與定向越野形式進行,除了讓參與者在跑跳之間深度認識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CRC核心理念,亦能在任務完成中強化判斷力、增進團隊合作,同時學習如何保護自己、辨識危險與尋求協助。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兒童的權利與保護教育應從小扎根,縣府重視並支持兒童及青少年的權益,跨局處並結合臺東縣救國團等民間單位力量舉辦這次活動,活動中結合遊戲、學習與在地特色,讓參與者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提升自我認知與社會參與意識,並具體實踐成為兒童權利公約的守護者。
報名參加的80組定向越野隊伍中,不僅有家長陪伴年僅6歲的小朋友共同挑戰關卡,也有全由兒少自行組隊、展現高度自主與合作精神的隊伍參賽。參與者紛紛表示,活動趣味十足又富有挑戰性,不僅提升了對兒童權利的理解,也激發出團隊間的凝聚力與創意。
社會處長陳淑蘭則指出,透過活動不僅讓參加的兒少建立正向運動及健康成長的概念,同時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現場亦提供環保水壺,鼓勵參與者自備水源、減少瓶裝水使用,落實「綠色辦活動」理念,從日常行動實踐永續發展,讓環境保護成為兒少教育的一環。兒童的權利與保護教育應從生活中實踐,藉由這樣寓教於樂的體驗式活動,不僅讓兒童學會關心自己、保護自己,也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公共事務,培養責任感與公民素養。未來縣府仍持續推動多元化的兒少參與活動,建構更加友善、安全、永續的成長環境。
【照片:報導單位翻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