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為強化兒童與少年對教育權利的認識與實質參與,新竹縣府日前於享平方3樓教育空間,舉辦「114年度新竹縣提升兒少參與及充權培力計畫-學生權益工作坊」,邀請新竹地區多所國中小及高中學生共襄盛舉,會中由專業講師帶領參與兒少認識自身在校園中的權力,並透過議題討論,引發兒少的參與熱忱。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室主任秘書陳志遠主講,陳志遠長年參與《兒童權利公約(CRC)》平行報告撰寫及國際審查會議,對《教育基本法》、《教師法》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等法規具豐富實務經驗,深入淺出地帶領學生認識自身在校園中的權利。
工作坊以「兒少發聲!我們從表意權談起」為主題,分享學生如何透過適當方式表達意見,積極參與校園事務。學生們熱烈響應,於分組討論時提出多項議題,包括:第一輪討論:因科學園區而帶來的就業人口,政府應該要進行什麼樣的兒少影響評估,根據四大元素,兒少們提出:(1)表達意見機會:要邀請兒少代表參與規劃。每個小孩都要有自己的信箱反應意見。(2)要保留土地來增設學校及兒少活動空間。(3)要編列充足的經費聘任老師。要有完整的師資培訓計畫才能聘到足額教師。(4)要全面規劃住家-園區-學校間的大衆交通系統。(5)政府部門的回應:應有回應單位窗口及實施進度還要定期跟兒少說明。
第二輪討論則為兒少過勞,議題包含上課時間過長但下課時間太短、上課肚子餓但規定不能吃東西‘當法規明訂早自習可以自由參加,學校卻記警告怎麼辦?
參與的兒少紛紛回饋本次工作坊非常有意義,透過老師帶領思考何為兒少權益及表達意見的重要性,引導思考關心與自身息息相關問題,另也透過團體討論,可以形成具體訴求,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參加相關講座或活動。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兒童與少年不只是權利的受益者,更是公共政策與校園文化的積極參與者。未來縣府將持續舉辦更多充權活動,鼓勵學生發聲,培養思辨與行動力,為自己也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照片:活動辦理單位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台灣生活新聞 2025.07.21 記者 林妤昕 報導
為提升孩子對社區事物的參與度,並培養社會責任感,草屯鎮小旗艦團隊開設一系列的兒少公民審議課程。帶著學生在擴展思考的過程中,了解如何透過公民審議解決問題,也能實際體驗選舉過程等制度。
經過了解草屯鎮公所的組織架構與運作流程及何謂公民審議,平林幸福小鎮的學生有了基本概念後,進一步實際體驗民主制度的運作,辦理第一屆小鎮長的選舉,大家積極提出各自的政見。
從環境保護、社區福利到交通便利等議題,孩子輪流上台發表政見,爭取神聖的一票,這場模擬選舉活動,讓學生體驗整個民主程序,選出最適合的小鎮長。
這是草屯鎮小旗艦團隊從過去參訪北部社區,觀察到兒少公民教育的作法所獲得的靈感,於是規劃一系列公民審議課程,讓孩子討論社區所擁有及欠缺部分後,能夠為地方做什麼事,逐步培養思考公共議題的能力。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
台灣好報
好報 特派 2025年6月30日 週一 下午6:13
【記者 謝雅情/南投 報導】南投縣政府統計,自114年5月底止,已接獲69件兒童意外事故傷害通報案件,其中1件不幸發生死亡,除交通事故外,意外發生最頻繁的地點正是「家中」。此外,另有13件涉及6歲以下兒童獨留事故,顯示幼童於日常生活中暴露於各類風險的情形依然相當嚴重,兒少安全議題不容忽視。
幼童自我保護不足 獨留易釀憾事
幼童因年齡尚幼,判斷能力與自我保護意識尚未成熟,若無成人適時看顧,極易在面對環境風險或突發事件時遭遇意外傷害,嚴重時更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常見危險情境包括:火災、墜樓、觸電、誤食藥物、熱衰竭,或遭陌生人拐帶等,皆可能對幼童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法令規定明確,家長照顧責無旁貸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規定,6歲以下兒童不得單獨留置於無人照顧之場所。實務上,對於6歲以上未滿12歲兒童,雖法令無特別明訂,但若身心狀況或環境顯有危險者,亦不得單獨留置。「獨留」之定義不僅限於家中,也包括車輛內、公共場所、公園、商場等處所,父母親、家長及照顧者應確實履行保護責任,避免因一時疏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推動「一不四要」 守護幼童安全
為降低兒童居家意外風險,南投縣府持續推動「一不四要」兒童安全守則,呼籲民眾共同落實:
一不:不讓兒童獨留,降低危險發生機率。
四要:
1.要檢視家具擺設,避免兒童攀爬、跌落或重物傾倒。
2.要限制窗戶開口,防範墜樓意外。
3.要確認陽台防護設施安全,欄杆須高於120公分,且不得設置可供攀爬之結構。
4.要加強桌角、地板防護,減少撞擊或跌倒傷害。
全民攜手守護 讓孩子平安長大
家,是每位兒童與少年幸福成長的起點;平安健康地長大,更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利,也是每一位父母、家長或照顧者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是國家永續發展的希望。保障兒童安全,是全民共同的責任。
南投縣政府誠摯呼籲所有家長與照顧者:請落實幼童照顧與防護措施,切勿讓幼童獨留,避免危險發生。讓我們攜手打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守護孩子們平安長大,讓每一位兒童都有一個「平安長大.幸福家」。
【照片:報導單位翻攝使用】
2025年6月16日 台灣教會公報
【林婉婷整理報導】為提供學校豐富而多元的人權教育資源,國家人權博物館「2025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活動於6月12日至13日前往高雄市的苓雅國中。除了豐富的主題選書,也與擅長議題設計與教學的「阿普蛙工作室」合作,在13日舉辦透過「未來議會」桌遊引導師生思辨生活議題,深刻理解兒少權益的多元面貌。
阿普蛙工作室長期關注兒童自主性與表達權,善於結合社會議題設計互動式桌遊,引導兒童從中練習傾聽、討論、判斷與選擇,建立同理與行動能力。在「未來議會」中,學生將化身為未來世界中不同立場的代表,在模擬議會制度中討論資源分配、社會公平、生活安全等日常議題,藉此鼓勵學生發表意見、表達立場,並從中學習民主協商的精神。
苓雅國中老師表示,平時課堂上多透過教科書教導學生認識人權,這次藉由桌遊方式進行,學生反應熱烈,不僅主動發問,也力行思辨。參與桌遊活動的學生則分享,原來「人權不只是課本裡的文字」,而是與每個人的每天生活緊密相關,也包含表達的權利、選擇的自由等。
人權館非常期待透過人權故事車校園巡迴活動,協助學校師生與社會大眾理解民主、自由、尊重等人權理念,並將之內化,於生活中落實,共同邁向更具包容與公平的社會。
【照片:活動辦理單位提供報導單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