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 圖片

    兒童劇演「白色恐怖」真人真事!《說好不要哭》傳遞「孩子就是權利主體」

    ETtoday新聞雲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2019年11月11日 今年適逢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周年,國家人權博物館委託夾腳拖劇團製作兒童劇《說好不要哭》,將在11月15日至17日帶來6場演出,故事改編自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真人真事,以深入淺出的生動方式,讓兒童們瞭解人權價值與過往歷史,也期待孩子們能夠生活在「更被尊重的環境裡。 人權館自去年成立以來,不斷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包括繪本、影音等推廣方式,來將人權教育向下扎根。今年適逢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周年,特別推出兒童劇《說好不要哭》,亦於11月20日推出「我是兒童 我有權利」主題特展、23日全天的兒童權利園遊會,希望推動一個重要理念「兒童不只是受照顧者,而是權利主體。 《說好不要哭》改編自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的生命故事,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表示,陳欽生前輩長年帶領年輕朋友們瞭解台灣過去這段歷史,而夾腳拖劇團今年初便曾推出《愛唱歌的小熊》演繹政治受難者蔡焜霖的故事,期望能夠以接近兒童的視角,讓孩子們去同理、傾聽、進而去了解自由與民主的珍貴。 他也提到,綠島人權紀念碑有一段話「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她們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因此這齣劇不僅是向前輩們、也是向母親們致上敬意,期許往後每年都能推出不同的作品,並在全台進行巡迴,讓更多孩子們認識這些基本人權的議題。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表示,在該劇演繹與母親會面的場景,是他最痛苦的回憶,自己曾經不想再去談論,沒想到20年後卻能夠站在這裡。2009年首次回憶時,便長達10日無法入眠,然而經過不斷地訴說,從年輕朋友們的理解中得到的鼓勵,便成為說下去的勇氣。 陳欽生說,會持續以各種方式訴說自己的故事,希望本劇能夠讓孩子們體會到,母親給予孩子面對下去的希望與偉大,以及每個人都有權利去為自己站出來體認與抵抗,期待孩子們能夠生活在「更被尊重的環境裡」。 夾腳拖劇團導演吳易蓁則說,對於演出陳欽生的故事感到榮幸,該劇融合許多繪本裡沒有的生命經歷,強調受難者出獄之後所遭受的困難、以及如何面對內心傷痛,期望能夠用戲劇的方式傳達歷史,讓孩子們能在自由、平等、民主的環境中成長。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夾腳拖劇團,此次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作為演出場地,藉由傾聽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生命故事,邀請年輕世代向白色年代的母親們獻上最深的敬意,共同走上轉型正義之路,並揭示「兒童就是權利的主體」的核心精神。 《說好不要哭》演出場次 2019/11/15(五) 19:30 11/16(六)10:30,15:30,19:30 11/17(日)10:30,15:30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禮堂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照片: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2019-11-12 10154 ...閱讀全文
  • 圖片

    兒少調查 最希望國家改善教育環境

    2019-10-27 05:30:00 〔自由時報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於立法院舉辦二○一九年兒少高峰會,除邀請民進黨立委李麗芬、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蔣萬安及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陪同兒少代表進行模擬質詢,也公布逾千名兒少受訪時對二○二○年總統的期待,有超過三成受訪兒少表示,希望政府能夠改善教育及學習環境。 兒福聯盟昨公布「二○一九年台灣兒少表意行為及經驗調查報告」,報告中顯示,在一○四一位寫下對未來總統期許的兒少中,有卅三.七%希望改善現行教育制度和學校環境,包括減輕功課或考試壓力、改變教學方法、增建圖書館、運動場或冷氣等;其次是有廿九.八%希望有更多休閒時間,包括調整上下課時間或增加假期等。 此外,有十七.六%兒少希望改善偏鄉醫療、弱勢學生就學及家庭經濟等社會問題,也有十七.二%兒少希望改善兒少表意權、安全保障等其他兒少福利。 根據兒福聯盟從全台四十三所學校回收的樣本,雖有超過八成兒少認為社會議題與自己有關,但僅廿三.二%會對社會議題積極表達意見,會積極對學校事務表達意見的兒少也僅四十三.四%,且七、八年級學生積極表達的比例反較五、六年級減少十一.二%,顯示兒少可能因表達意見時曾受到阻礙或困難,才導致越來越難啟齒。 兒福聯盟強調,台灣諺語「囝仔人有耳無嘴」,道破在很多成年人眼中,孩子並沒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但近來兒少挺身而出爭取權益的例子越來越多,包括關注女性教育權、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以及台灣學生爭取服儀解禁、終結放榜新聞等社會行動,可見由兒少做為主體爭取自身權利的運動已是世界潮流。 【照片:自由時報記者黃欣柏攝 】
    2019-10-28 9111 ...閱讀全文
  • 圖片

    兒童權利知多少? 人權館辦主題園遊會

    青年日報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2019/10/27 「兒童權利」對多數人來說,似乎很難與生活連結實踐,今年適逢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國家人權博物館11月23日將舉辦「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主題園遊會」,首次以「兒少」為主角,由兒童擔任人權館小小解說員,免費入場,以另一種眼光與想像帶領民眾認識「景美人權園區」,且提前16日、17日舉辦「小小人權解說員工作坊」,1日起開放學童報名參與。 國家人權博物館表示,「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主題園遊會」邀請臺灣在地關注兒少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共同參與,藉由闖關遊戲、繪本故事、手作工作坊及兒權市集等豐富有趣的活動,讓兒童、父母皆可從遊戲中進一步認識兒童權利。 國家人權博物館指出,為宣導「兒權」對象涵蓋未滿18歲青少年,特別規劃青少年議題專區,邀請高中學子參與,從少年煩惱相談室到全球公共議題,將權利的概念從自身延伸到他人再至世界,為國家未來的小小主人翁們埋下對身為「世界公民」的概念和種子。 國家人權博物館表示,這個兒少專屬園遊會,將招募國小兒童擔任「人權館景美紀念園區」小小解說員,由人權館與和好玩實踐室合作,透過藝術創作的引導認識園區歷史與人權議題,並於園遊會當天規劃2場次的園區導覽,讓主題園遊會不只好玩,更是兒權知識滿分的充電站。 「小小人權解說員工作坊」將於11月16日、17日進行二日培訓課程,自11月1日上午10時起開放線上報名,歡迎國小1-6年級學童踴躍參加,活動免費,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照片: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2019-10-28 7911 ...閱讀全文
  • 圖片

    幸佳慧用生命澆灌兒童文學 讓孩子認識多元價值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17日電)兒童作家幸佳慧16日病逝,享年46歲。她如同園丁般,用生命澆灌兒童文學,站在孩童立場談白色恐怖、移工、性侵等社會議題,為台灣兒童讀物開創新局,成為孩童關心多元議題的橋梁。 幸佳慧1973年生,出身台南府城,在台灣取得中文系學士及藝術碩士學位後,因常常逛書店進而對兒童繪本產生興趣。職業生涯幾乎都投注在兒童文學創作、推廣、研究及翻譯的幸佳慧,發現台灣童書市場的同質性相當高,決定遠赴英國新堡大學進修,取得兒童文學博士。 她一路持續創作,在英國時寫出「掉進兔子洞」、「走進魔衣櫥」等書引介兒童經典,讓她獲得了第一座金鼎獎。她回國後,在台南組織「葫蘆巷文化協會」,推廣在地閱讀,也持續走入校園、社區,以講座形式與民眾分享交流。 幸佳慧在兒童文學、閱讀推廣和推動兒童權益保障上貢獻有目共睹,金鼎獎今年將特別貢獻獎頒給她,肯定「幸佳慧的實踐,是一場在兒童文學領域內的閱讀社會運動」。 幸佳慧在字畝文化出版過「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蝴蝶朵朵」,前者是台灣第一次將國內無國籍兒童的社會事件,用文字創作的繪本形式出版,後者則討論兒童性侵、兒童歧視的議題。 負責「蝴蝶朵朵」的字畝文化編輯洪絹表示,幸佳慧認為小孩是會思考的「人」,認為兒童有知的權利,應該要把這些問題的思考,從大人手中拿回來。 談到幸佳慧對於兒童閱讀的初衷,洪絹說,談論社會議題時,大人可能會選擇性讓小孩子知道,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對小孩解釋,而幸佳慧透過一本本的繪本創作,把兒童當作獨立的個體,去談論這些在台灣發生的課題。 幸佳慧傾注生命投入兒童繪本,洪絹說,即使之前定居國外,對出版繪本的細節處,幸佳慧謹慎而周全,也謙遜地聆聽意見。希望每個故事的發想都有萬全研究與把握,也用最合適方式來呈現給兒童。 「蝴蝶朵朵」作為幸佳慧生命最後一本繪本,除為了找到一條與兒童溝通社會議題的渠道,她更希望繪本不是躺在書店架上的作品,更是一場社會運動的開端。 幸佳慧的行動與論述多以台灣為對象,廣泛涉及多元文化、轉型正義、性別平等、土地認同、兒童權益等議題,她的作品沒有因為以兒童為對象而自我設限,敢於挑戰與碰觸台灣社會走向公平正義的各種議題。(編輯:張芷瑄)1081017 【照片:報導單位取自facebook.com/chiahui.hsing】
    2019-10-18 78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