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兒童節適逢防疫期間,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活動改由線上宣導,自3月8日開始至4月15日陸續推出5波網路活動,民眾可以加入社會及家庭署官方臉書,瞭解相關訊息及兒童權利公約的重要內容,正確回答問題就有抽獎機會。另外,在3月30日中午12時將由衛生福利部李麗芬政務次長與兒權宣傳大使吳鳳進行一場網路直播,呼籲大朋友、小朋友們重視兒童基本人權,讓更多民眾可以透過線上直播及有獎徵答,體驗不一樣的兒童節慶祝活動。
李次長和臺灣女婿吳鳳在30分鐘直播中,進行「兒童權利公約」九宮格的挑戰,簡要的介紹兒童基本人權,包括身分權、生存及發展權、教育權、意見表達權、健康權、遊戲權、平等權、隱私權以及社會參與權。李次長在說明遊戲權時提到,臺灣在升學壓力之下,孩子們的遊戲時間都被課業、補習、才藝班佔滿,遊戲是兒童體驗及學習的重要媒介,透過遊戲兒童可以發展溝通能力、創造力、想像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李次長呼籲家長應該多陪伴兒童遊戲,並尊重兒童的遊戲權。
吳鳳來臺發展已10多年,熱愛臺灣也致力文化交流,並時常在臉書分享與2位寶貝女兒的互動,某次提到曾經有朋友要拿手機給大女兒玩,女兒卻果斷拒絕手機誘惑,讓吳鳳感動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他認為教養孩子的基礎是耐心、關心、愛心和開心,強調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必須因孩子不同而有所改變。
吳鳳在成功挑戰「兒童權利公約」九宮格後,將Facebook大頭貼換上本次活動專屬特效框,象徵對兒童權利公約的支持。直播最後,次長也鼓勵家長利用互動遊戲的方式增加趣味性,讓孩子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開心學習兒童權利的重要。
次長請大家在Facebook搜尋「社會及家庭署」粉絲團,有系列網路宣傳活動及有獎徵答,獎品有腳踏車、滑板車等總計有250份禮物,藉著抽獎活動培養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更加瞭解兒童權利、一起支持兒童權利公約的重要內涵,提前祝福孩子們兒童節快樂。
2021-03-22 10:45 聯合報 / 記者徐如宜
四月兒童節將屆,高雄市新上國小今天起舉辦長達10天的「兒童權益教育周」,千名學童走出校園到河堤散步,並規畫為兒童權益行動、超級名嘴來開講、解謎尋寶定向活動,還有超萌的兒童節周邊商品、瘋狂歡樂大摸彩。
新上國小校方與家長會籌備了3個月,希望能給小朋友一份深具意義的兒童節禮物,於是構想「新上兒童權益教育周」,三大主題包括:兒童權利公約、兒童自我保護及建構友善校園,透過豐富活動、繪本閱讀、分享與短片欣賞,培養發現問題與獨立思考能力,認識自己權益,尊重他人權益,學會保護自己,友善待人處事。
高雄市教育局長謝文斌、民代、師長、家長會和兒童自治市小市長代表,一起宣誓見證維護兒童權益,壓上自己的手印,永久留存紀念。新上國小校長王彥嵓表示,兒童權益周長達10天,是最長的兒童節慶祝活動,帶著兒童走向社區,希望居民們也能共同維護兒童權益。
新上國小並邀作家小劉醫師來演講「大人不敢說的秘密:兒童性教育」,讓家長也能同步關心孩子的成長。學校也準備別出心裁的兒童節禮物,包括環保袋、兒童權益資料夾、超級徽章、萌萌紙膠帶、文創書衣、易拉罐存錢筒等等,小朋友愛不釋手。最後的「全校瘋狂歡樂大摸彩」,還有10輛腳踏車等著幸運中獎的孩子。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
台灣好新聞 2021/02/17 07:20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在現今社會中,網際網路已成為人人獲取新資訊與知識的首要管道,無論是成人或青少年皆十分仰賴網路與世界、社會接軌,然網路中所隱藏的被害風險性或誤觸法律的可能性,家長們卻可能未具備足夠的應變能力,協助青少年在使用網路前,做好自我保護的能力,才衍生許多透過網路而發生的社會治安事件。
有鑑於此,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於日前結合台北市中正區南門國中辦理家長(親職)暨反毒教育活動,邀請台灣展翅協會兒少網安處─陳時英處長擔任講師,座位規劃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使家長能夠在安全且放心的環境中,學習正向教養知能。
講師陳時英處長透過真實案例,闡述現今兒少在網路世界中,常見的兒少性剝削被害事件,以及由於不熟悉法律知能,又抱持著僥倖心態,而誤觸法律之案例,讓家長更加明瞭兒少網路常見危機;並以「數位復原力」概念,協助家長透過「花時間積極參與兒少線上與線下生活」、「相信孩子值得被信任」、「學習如何傾聽和回應孩子」…等方式,培養青少年「有能力正向的回應,並處理網路上所遇危機」之能力,使家長能夠與子女共同建構穩固的家庭支持系統,協助青少年在安全又安心的環境中,使用網路與世界接軌,拓展青少年的視野與格局。
北市警察局少年警察隊提醒家長們,孩子成長中往往會遇到許多困境,然困境即為成長的轉捩點,若遇到困境時,家長所能夠給予子女的支持與穩定度,便是子女所能夠儲備的復原力,即時向輔導資源單位求助,皆能夠為家庭支持系統儲備更豐富的能力與資源,相關訊息請上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官網或臉書「少年花露米」粉絲專頁查詢。
【照片:報導單位使用】
2021/03/09 16:57/ 蘋果新聞網(李姿慧/台北報導)
去(2020)年3月1日起,交通部放寬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前座、後座可以加裝兒童座椅,合法搭載1歲到6歲幼童,該措施上路已屆滿一周年。交通部今(3/9)表示,目前已有4型自行車、6型兒童座椅共24款組合型式依規定經檢測合格,且有1500輛車已取得合格標章上路,呼籲家長多使用合法的自行車及座椅附載幼童,共同守護下一代的生命安全。
交通部去年3月起已放寬年滿18歲之駕駛人才可使用合格之腳踏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搭配合格之兒童座椅可附載1名幼童,前座椅可附載1歲以上4歲以下且重量15公斤以下兒童;後座椅可附載1歲以上6歲以下且重量在22公斤以下的兒童,違反規定者,可處新臺幣300元至600元。
可附載幼童之自行車不同於一般自行車,必須與兒童座椅通過TBIS007的7項嚴格整合測試,提供兒童更安全的保護,由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負責產品合格標章發放事宜,業者將標章張貼在自行車及兒童座椅明顯處,讓消費者清楚辨識,兒童座椅也應符合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15978自行車兒童座椅安全要求規定。
交通部路政司長陳文瑞表示,該措施自去年3月實施到現在滿一年,已經有24款組合形式通過檢測合格,合格標章已經發行1500張,兒童座椅也發行了1500張標章,相關兒童座椅以及自行車都已通過平衡測試、防傾倒測試、轉向測試、剎車測試、停車架疲勞測試、6小時滾動耐久測試、兒童座椅安全測試等7項整合測試,且相關合格車型都有公布在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網站提供查詢。
交通部表示,目前確實仍有自行車違規搭載幼童等相關違規,但因為罰款為300元到600元,警方以勸導為主,目前尚未取得警方取締件數統計。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