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 圖片

    教團調查/54高校仍有髮禁 5校常態體罰

    2020-05-11 05:30:00 〔自由時報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人本教育基金會日前發起「撲滅黑心校規行動」,近千名中學生響應檢核一五二間高中職的校規,昨公布調查結果,發現多校仍殘存髮禁、體罰等侵害學生人權的規定,甚至得「掃董事長的家」,尤以私校最為嚴重。 侵害學生人權 私校最嚴重 人本指出,七年前就曾抽查近百所公私立高中職校規,發現許多侵權行為,近期上網再發起「撲滅黑心校規行動」,檢視違法違規情況。 人本統計發現,仍有五校把體罰當作常規處罰、五十四校有髮禁、廿七校會搜索學生書包、宿舍,五十七校用校規、潛規則等實施「禁愛令」。還有高達九成學校強制學生參加早自習與第八節課輔,甚至有學校的愛校服務內容之一是「掃董事長的家」。根據結果,私校最易侵害學生權益,人本呼籲教育部對違法私校祭出減招。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林彥廷說,私校自認不受教育部管,淪為教育的「化外之地」,呼籲官方普查,公布違法校規樣態,並建立學生陳情申訴的救濟管道。 高雄學生民主聯盟發起人葉柏廷認為,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白紙黑字,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及霸凌行為,呼籲教育主管機關扛責。 教育部學特司長鄭乃文表示,官方已訂定「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高中職各校應經過校務會議修訂相關校規,其中也要求學生必須參與,該辦法中也明定管教方法與禁止體罰等,未來將加入國際兒童權利公約(CRC)等內涵,納入相關準則。 國教署表示,私立高中職的輔導管教,回歸到縣市政府,中央則會督導各地。強調私校校規不能違法,若有違規先勸導、限期改善,若因體罰導致學生受傷,更將啟動不適任教師汰除機制。 【照片:人本教育基金會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2020-05-12 7586 ...閱讀全文
  • 圖片

    縣府遴選縣政兒少諮詢代表 落實兒少參與公共政策

    花蓮電子報 汪志宏 2020年04月20日 花蓮縣政府遴聘第四屆兒童及少年諮詢代表,縣長徐榛蔚今天在副秘書長兼社會處長張逸華陪同下,親自接見學子並頒發證書。本屆選拔10位兒少代表來自縣內不同區域及學校,徐縣長期勉大家能反映兒童及少年意見,提供縣府兒童及少年福利政策建言。 為鼓勵兒童及少年參與公共事務,花蓮縣政府每2年公開遴選10位兒童及少年擔任兒少福利政策諮詢代表,已進入第四屆,本屆有居住豐濱就讀美崙國中的蔡宇翔、來自玉里鎮就讀花蓮高中的呂威、慈濟科大林志軍等10位,具有不同學籍、性別及居住地的多元組合,縣府並委託世界展望會辦理培力課程及定期小組會議,兒少代表將參與縣府兒少委員會及衛生福利部兒權小組,可就兒少福利與權益相關政策或措施,蒐集及反映兒少意見,於會議中提案討論或提供策進建言。 縣長徐榛蔚重視縣內兒童及少年權益,頒發證書並勉勵所有兒少代表,期許他們能反映兒少的想法,讓縣府服務更貼近兒少的需求和期待。授證儀式中,兒少代表也宣誓願意用飛揚的青春與熱忱參與公共事務,追求花蓮縣兒童及少年福利多元發展,滿足兒童及少年不同需求與兒少權益表達,促進社會各界重視兒童及少年的表意權,期許自己能竭盡所能為花蓮縣兒少聲張權益。 縣長徐榛蔚期許,經過培育更多的兒少代表們,並透過公共議題、文化族群及兒少權益的實際參與,進而提升花蓮兒少環境,奠定暢通無礙的發聲平台,培力出花蓮新一代的青少年領袖。 花蓮縣政府自95年委託財團法人世界展望會辦理「花蓮縣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歷經13個年頭,中心一路走來,提供本縣青少年一個傾聽聲音及休閒娛樂場所,館舍內有圖書漫畫館、鏡面舞蹈區、休閒聯誼區,並有桌遊、桌球、撞球、電腦、電玩設備,每年暑假也辦理K歌及籃球等才藝競賽活動,讓青少年們願意更認識接納自己,奠定未來更好的全人發展基礎。
    2020-04-27 7251 ...閱讀全文
  • 圖片

    突破性別框架 中市府邀工科少女分享摘金之路

    (勁報記者張亞痕/臺中報導/2020/03/29 17:30) 台中市政府社會局所屬的「台中女兒館」定期舉辦多元活動及講座,今(29)日適逢青年節,市府與勵馨基金會合作,邀請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汽車噴漆項目金牌得主楊婷喻到現場,與社會局長彭懷真、台中市性別平等委員葉逸凡及台中市政府兒少委員代表郭于萍進行性別講座。 楊婷喻是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產學訓專班大三學生,在今日講座中提到成為國手的心路歷程,她說,汽車領域仍以男性居多,但還是勇於跳脫性別的框架,也勉勵女孩們「忠於自己的心,做自己熱愛的事,不論性別,只要不放棄就可以做到。」 彭懷真表示,市府將性別平等觀念融入施政措施、建設等,期望未來能打造對不同性別都友善的環境,公共場所也能建立性別友善廁所等設施,確保大眾都能享受到完善的服務。 台中市性別平等委員葉逸凡是性平會學生代表,目前就讀暨南大學社工所,對楊同學的經歷與努力十分佩服,期待女孩們能突破自我,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台中市政府兒少委員代表郭于萍今年僅16歲,12歲時加入youtuber的行列,以影片記錄自學經驗與生活,在講座中對楊同學求學路上的挫折很有感觸,亦分享自己克服挫敗及困境的心路歷程,希望讓現場的女孩們有所啟發,不怕挫敗勇往直前。 這次活動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民眾入場前均須測量體溫、以酒精消毒雙手、配戴口罩,也落實實名制登記,場地內座位安排亦保持相當距離。 【照片:勁報記者攝 】
    2020-03-30 6921 ...閱讀全文
  • 圖片

    新北讀報教育 強化媒體識讀素養

    台灣新生報 【記者王志誠、周貞伶/新北報導】 2020年3月14日 下午9:32 新北市國、高中每週至少規劃一天讀報時間,更有十一所學校天天讀報,分別透過讀報教育強調時事評析及社會關懷兩大主題,並以學習單、心得寫作及議題討論等三種方式強化媒體識讀素養,有助學生於防疫期間對新聞理解及判斷的能力。 大觀國中李郁晴老師表示,從讀報教育培養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在防疫期間正確理解「政府發布的防疫消息」,收到無法判斷出處的訊息時也懂得蒐集充足資訊再判斷。尖山國中老師也表示,中學生喜歡漫畫和輕小說,學生離國際新聞、大型展覽、各領域新知有段距離,跨越各領域的讀報教育,特別適合。在偏遠學校推行讀報教育至今,也發現越來越多學生能夠好好讀完一份報紙,找出文章重點,能用更完整句子回答問題,答案也更豐富。 瑞芳國中蔡家琪老師於讀報時發下中學生報及好讀週報,兩兩一組交換閱讀後在聯絡簿寫上心得,遇到反應熱烈的主題,老師會在課堂與同學討論。近期曾以該不該送藥給滯留武漢的血友病童為例,輔以相關報導及血友病資料讓同學們討論,也提出政府包機送藥的用意,讓同學從更多面向思考問題。 三多國中彭待傳老師採分組教學,讓學生閱讀不同媒體撰寫的同一事件後分組報告,再由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報導的差異,學生曾就防疫期間口罩配發方式討論,除了解口罩對防疫的重要性外,更能思辨實名制度領取及各種配發方式利弊。 永和國中楊君方老師教導學生快速抓住新聞重點,書寫摘要、感想,希望學生能從「認識報紙」到「學會看報」。該校七年級林寧珊同學說:「這是我第一次認真地閱讀報紙,上完課後才了解,報紙有什麼,沒有什麼,而且發現其實報紙還蠻好看的!」 佳林國中於每周四從好讀周報選定議題編寫晨讀文章,輔以不同立場的youtuber影片,由老師帶領討論,呈現各類事情的多元觀點,例如「台灣學生,是全球最害怕面對失敗的?」配搭「小賈斯汀學會負責-懺悔爆紅後的一連串壞決定」影片,教孩子審視失敗的角色,也鼓勵孩子重新認識失敗。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每年投入一千萬以上經費推動國高中讀報教育,已運用超過四‧五億改造二九六所中小學圖書館,編列三千萬以上經費購置圖書,設置一五○位跨域閱讀教師,結合社會團體等資源,從讀報教育開始,培養全方位跨域人才。 【照片:台灣新生報記者王志誠攝 】
    2020-03-16 653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