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 圖片

    青年蹲點泰國 為兒童權利發聲

    2020-03-02 00:28 聯合報 / 記者章凱閎/台北報導 為鼓勵青年在國際發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iYouth voice」青年國際發聲及蹲點研習計畫。一○八年參與者林宗洧選擇給自己一次「gap year」,去年赴泰國清邁與當地NGO志工服務,現已申請上台大社會學系。 教育部「iYouth voice」青年國際蹲點計畫從一○六年起,每年補助十八歲至卅五歲青年提案,每案補助最高達十五萬元,讓青年勇敢邁向世界不同角落逐夢,至今已有逾一千五百人響應。 去年赴泰國的林宗洧,曾於高中期間與夥伴一同繳交兒少報告,且與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合作,推動校內學生工讀納保等政策。林宗洧申請上台大社會學系後,期許以體驗學習的方式,親身參與「兒童權利公約」之中,與兒童權利相關的社會行動。 林宗洧的蹲點之旅選定東南亞,去年前往泰國清邁,與NGO組織「Warm Heart Foundation」(WHF)致力於當地社區兒童教育發展。他發現,不同於台灣社區組織或機構的直接服務,WHF嘗試與社區兒童或居民創造永續教育環境,透過規劃國際志工進駐教學,讓當地兒童瞭解他們可以發展與傳統泰國教育不一樣的生活和思維,呼應「給予兒童選擇權」的概念。 林宗洧以長期駐地夥伴方式,透過訪視、寫計畫、建立系統性的協助,努力為在地兒童留下能持續滾動的資源。他認說,志工想的不是怎麼「幫忙」他們,而是要怎麼讓他們參與「一個有趣的行動」。他撰寫專欄文章、也主持講座為他在兒童或青年權利發聲之路增加更多實戰的經驗。 【照片:教育部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2020-03-02 6034 ...閱讀全文
  • 圖片

    開學拚防疫!教育部公布停課14天標準:1人確診整班停課、2人全校都停

    風傳媒 吳尚軒 2020-02-20 11:10 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人心惶惶,各級學校將在25日後陸續開學,然而各縣市未有統一停課標準,也讓家長、教師等相關人士,於日前呼籲中央統一規定。教育部並於今(20)日發布全國各級學校統一停課標準,若有1位師生確診,則該班停課;若1校有2位師生確診,則全校停課。 教育部表示,根據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肺中指字第1090030066號函,於今日發布「校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停課標準」,停課期程為14天。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部分停課標準: 1.1班有1位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班停課。 2.1校有2位以上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校停課。 3.1鄉鎮市區有3分之1學校全校停課,該鄉鎮市區停課。 4.前述1.至3.之停課情形,仍應視實際疫調情形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之指示做適當之調整。 5.各直轄市或縣市、各區或全國之停課,將依國內疫情狀況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之措施為實施依據。 6.高級中等學校如有選修或跑班之課程,得比照第2點第1款大專校院停課標準辦理。 大專校院部分停課標準: (除報經教育部專案核准外,依以下原則辦理) 1.有1位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師生所修/授課程均停課。 2.有2位以上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校(區)停課。 3.前述1.至2.之停課情形,仍應視實際疫調情形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之指示做適當之調整。 4.醫事類專業科系依「醫、牙、護理、藥學及醫事檢驗復健相關科系學生實習場所,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之作業原則」(教育部109年2月10日台教高(五)字第1090016538號函)辦理。其他校外實習課,依教育部109年2月11日台教技通字第1090019309號函辦理。 5.學校遇停課情形,得縮減上課周數,採1學分18小時彈性修課,於周間或線上課程等補課方式辦理,惟仍應兼顧教學品質及學習效果。當校園出現確診病例而實施停課時,得視疫情調查結果評估決定實際停課措施(如停課天數、對象)。學校應依上述原則,訂定學校停課補課及復課措施,併同應變計畫報教育部審查。 教育部:若出現確診病例,大型活動、跑班授課應取消 教育部並表示,當學校教職員工生或工作人員為確定病例時,應暫停各項大型活動,如班際活動、社團活動、運動會等,並取消以跑班方式授課;同時學校停課,應立即通報教育主管機關及教育部校園安全中心。此外短期補習班及幼兒園等,比照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規定辦理。 教育部呼籲,學校除了積極準備各項防疫相關措施,也務必依據停課標準,預先規劃停課後的學習、補課、補考及成績評量等事宜,以保障學生學習權益,本停課標準並將依據指揮中心決定,隨時調整及發布。 【照片:聯合報記者顏麟宇攝 】
    2020-02-21 5267 ...閱讀全文
  • 圖片

    彰化市兒童公園共融式遊戲場 斥資840萬打造彰化親子樂園

    〔公民新聞記者林明佑/彰化報導〕彰化人幸福指數超有感!斥資840萬元改造為共融式的「彰化市兒童公園遊戲場改善工程」,經近一年施工已完成,17日隆重啟用,彰化市長林世賢偕同市立幼兒園及悅恩幼兒園近200位小朋友,一同體驗這座彰化市首座共融式遊戲場,林世賢表示,共融式遊戲場啟用後,家長與小朋友們在春節期間又新添了一處安心「放電」的遊樂場所! 位於萬安里的兒童公園,設置於彰化市中心人口稠密區,週邊有民生國民小學、大成國民小學、中山國民小學及多所幼兒園等,是本市兒童主要的兒童遊戲場之一;公園的面積為5,100平方公尺,本次改善面積為2,400平方公尺,總經費約為新臺幣840萬元。 有關「彰化市兒童公園遊戲場改善工程」從規劃、設計到施工,都嚴格依據「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符合CNS「公共兒童遊戲場設備」等多項的國家安全標準的遊樂設施;相關設施包括:各種不同向上攀爬方式與快速滑梯的遊戲城堡、結合繩橋及高低雙層攀爬網的攀爬網溜滑梯、各種不同類型的旋轉設施如森林旋轉盤、旋轉杯、旋轉椅。 另外,還有可讓小孩單獨使用的包覆式鞦韆、親子同樂的親子型鞦韆、讓小朋友到大朋友各年齡層都可以使用鳥巢式鞦韆,以及小朋友們最愛的兒童玩沙池…等,讓小朋友們能對公園遊戲場有不同的體驗,並讓父母親能與小朋友們共同使用遊戲設施,以達到寓教於樂效果。 林世賢強調,兒童公園改造為共融式遊戲場工程後,希望讓小朋友們到場探索並好好體驗公園內新式遊樂設施,創造出其他不同的玩法,更鼓勵父母與小朋友一同遊玩,透過遊戲培養深厚感情,未來市公所會依據體驗過設施的父母及小朋友們的意見,探討是否尚有不足之處,並於啟用後再作最完整的改善。 【照片:公民新聞記者攝 】
    2020-01-20 5480 ...閱讀全文
  • 圖片

    「可不要再救我了嗎?」醫:不應只將病童意見視為叛逆

    2019-12-20 12:49聯合報 記者羅真/台北即時報導 當生病的孩子期望的治療方式跟家長不同,現況下,往往以父母的意見為意見。曾有一名先天腎臟萎縮的孩子,因感染導致敗血症,在七歲到十歲間反覆進出加護病房,一日醫師查房時他脫口「可不可以不要再救我了?」他的母親隨即制止他說話。後來,這個孩子在全身插管、出血的情形下接受30分鐘的急救仍回天乏術,在十歲時告別人世。 馬偕醫院今日舉辦兒少自主與兒少保護研討會,會中提出兒童表意權議題。與會醫師認為,既有的醫療相關法規均將兒童的醫療權定權交給法定代理人,可能違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強調的兒童表意權利,值得各界乃至衛生主管機關省思。 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表示,生病的孩子對於治療的想法有時與家長不同,有些孩子經歷長久病痛、對自己的病況甚至比家長有更深的了解。因此,不應將孩子的意見簡單視為叛逆,而應該了解他意見背後的原因。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腎臟科兼任醫師張濱璿表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強調的兒童表意權利,但我國醫療法、病人自主權利法等醫療相關法規,均將兒童醫療決定權交給法定代理人,導致臨床上兒童醫療決定困難。醫療人員經常迫於父母要求,選擇了與孩子意見相反或是較痛苦的處置,上述個案就是一例。 張濱璿建議,當孩子具有決定能力時,父母應退居為輔助的角色,確保該決定不會違背孩子的最佳利益。在醫療端如果遇見親權濫用情形,應設計類似家事案件的相關機制,讓醫療人員能幫助作出專業與符合兒童最佳利益的選擇。 兒童表意權不僅在醫療場域被忽略,社福場域也是。東吳大學人權學程助理教授林沛君表示,曾有一名住在安置機構的女童非常想回家、不想住機構,她寫好信準備在開庭時唸給法官,但法官一句「相對人,妳有什麼意見?」,讓她一度不知道自己被點名,經提醒後又緊張脫口「隨便啦」,回過神才知道回家夢碎。 林沛君表示,這個案例凸顯法律體系經常使用對於兒少不友善的表意方式,英國早注意到這個問題,因而英國法院內規會指導法官面對兒少必須叫他們的名字。我國兒童權利的落實還有待各界努力。 【照片:聯合報記者羅真攝 】
    2019-12-23 601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