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 元宇宙x兒少群像主題論壇與會者合影

    數位創世紀研討會 探討元宇宙兒少群像性別議題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22年5月7日 週六 下午3:25

    由白絲帶關懷協會與政大數位傳播文化行動實驗室攜手辦理的「2022數位創世紀」研討會,今天(7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入第二天議程,繼續探討元宇宙的兒少群像與性別議題等面向,期望讓大眾一同關注元宇宙發展所伴隨的社會變化與挑戰。

    邁入第二天的「2022數位創世紀」研討會,探討更多的元宇宙議題,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黃葳威博士表示,議程內容主要鎖定在元宇宙發展趨勢下,屬於兒少及性別的媒體權益,不論是在網路空間或是媒體報導可能涉及到的隱私及肖像權,同時探討如何維護兒少的最佳利益,以及其他元宇宙所牽涉到的相關議題,包含自媒體的言論自由、數位智慧財產權與侵權之間的平衡,另外也希望讓大家能看見資訊社會充滿機會的創意與美感。

    「2022數位創世紀」研討會第二天議程以元宇宙為核心,規劃「閱聽圖像」和「議題建構」兩場論文發表,同時邀集媒體從業人員與專家學者,針對兒少群像及性別議題進行主題論壇相互交流,另外還邀請大法官蔡明誠博士分享數位時代下的智慧財產權,並且藉由「社區行動」主題工作坊看見美感與在地創生,期望讓大眾一同關注面對元宇宙發展,社會所產生的各種多元面向。

    【照片:活動單位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2022-05-09 499 ...閱讀全文
  • 屏東縣兒少代表、國立潮州高中三年級邱襄均(左)與國立內埔農工三年級的黃宏亮(右),主持今天屏東縣高中職校園外食議題討論。記者劉星君/攝影

    校園外食行不行 屏東縣兒少代表有話要說

    2022-04-24 17:42 聯合報 / 記者劉星君/屏東即時報導

    屏東縣兒少代表、潮州高中三年級邱襄均關注高中職校園外食議題,蒐集全縣高中職生1109份問卷,問卷分析,有55%的同學希望學校開放校園訂購。因訂購外食有55%的學生被記警告,希望學校根據相關法規,落實校園開放外食訂購政策,邀請學生代表討論,訂定規定,讓學生、校方能有效溝通達成共識,公開資訊執行決策。

    屏東縣社會處今在青少年中心舉行「屏東縣高中職校園外食訂購」議題調查成果發表,並邀請高中生參與,社會處並發函邀請縣內國立高中職、與縣立高中出席討論,但今沒有一所學校代表出席,讓學生們有些失望,一名特別從恆春來屏東市參與發表會的尤姓家長說,希望校園正視相關議題,不要忽略學生的聲音。

    潮州高中三年級邱襄均說,「屏東縣內高中職外食調查結果」問卷是去年9月到12月施測,問卷回收1109份。問卷有10題,從學生是否知道學校有訂定外食相關規定、訂購外食有被處分經驗?對於處分可知道可以申訴嗎?學校是否有在校務會議討論過外食議題等。

    問卷分析,55%的學生希望校園能開放校園外食訂購;因為訂購外食遭處分,被記警告55%、被記小過有15%、餐點被扣留12%、遭學校處罰14%,處罰內容包括罰站、罰寫、愛校服務、扣職業道德分數等。

    今天議題討論,邀請高雄女中校長林香吟分享,雄女如何與學生達成訂購外食的規範,林香吟說,學生說服家長會,家長會提案,訂購外食學生須要有家長同意書,並制定相關規則,外食送餐時段、方式等,按照約定方式管理,「越開放、越自律」,開放外食成為高中生小確幸。

    屏東縣府教育處由營養師代表出席,營養師曾續萍說,外食議題,關心的仍是食安問題,校園對外食的食材安全性較無法把關,外食也容易高鹽、高鈉,蔬菜攝取不平衡。

    屏東縣社會處指出,屏縣兒童及少年代表關注議題多元,今天外食議題是根據去年第四次兒少權益促進委員會中當時委員給予建議舉辦,今天會議中的討論,也會在今年度的兒少權益促進委員會中提出。

    社會處指出,屏東縣培力兒少代表至今第九任,培訓出118名兒少代表,在任期間蒐集兒少意見,以提案方式向公部門提出建言,讓政府能從兒少角度,訂定更貼近需求的政策,讓決策更有溫度。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

    2022-04-25 750 ...閱讀全文
  • 於2019年成立的「大人思想研究社」,是由一群兒童自主發起,其研究社宗旨就是想弄懂「大人們」的思想,為自己關注的議題倡議。

    兒童權益兒童救-他們是「研究大人思想」的大研社

    udn / 倡議家 / 新社會 2022/04/06 陳怡臻

    「你們大人很奇怪捏?」看著社會「那些大人們」總是在旁指指點點,誰說兒童不懂事,自己聲音、和自身相關權益為什麼非得都是大人在說?

    2019年成立、一群兒童自主發起的大人思想研究社(簡稱:大研社),就是想弄懂這群「大人們」,為自己關注的議題倡議,成立三年來,所發出的行動,恐怕比一般大人還要多。

    諸如:國家人權博物館「我是兒童,我有權利」主題園遊會、鄭南榕基金會「自由製造」親子同樂會等;或是用人權繪本說故事,也帶著自己設計的遊戲「套圈圈」及「請問大人」擺攤,讓民眾透過互動了解兒童權利等。

    其中,去年舉辦的「我是兒童,我有權利」,社員還主動寫信邀請總統蔡英文參觀,並親自導覽,進而讓該展獲得「小英總統真心推薦」的媒體報導。

    若單看這些作為,很難想像背後竟是由一群國中、小學生所策動。

    現年13歲的社長邱子謙,和14歲的顧問李胤賢,都有著與年齡不符的穩重口條,和稚嫩的童音形成強烈對比。與《倡議+》約在週六下午的松菸園區對談的他們,聊起兒童權益,有條不紊的模樣,頗有大將之風。

    大研社是國內第一個由兒童發起、以兒童為主體的社團,社員年齡約8至14歲,被問到創立緣起,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為什麼都是大人在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怎麼思考,現在換兒童來研究大人的思想,發展平等的關係!

    把握機會參與社會,設計遊戲互動了解大人

    平時大研社除了社長邱子謙是自學生,其他社員都有自己的課業要顧,聚會頻率約每學期兩次,不論文本研究或社會參與,都是他們把握機會倡議的方式。

    每一次難得的聚會,大夥總是會一起看人權電影、共讀人權故事書,討論《聯合國兒童權益公約》或「疫情下的兒童」等重要時事議題,又或是一起設計人權小遊戲,到園遊會擺攤,推廣兒童權利的同時研究大人。

    李胤賢發現,園遊會常遇到第一次聽到兒童權利的大人,從他們在玩「請問大人」時的答案,就能發現社會還存有許多既定印象,例如:當我們問「為什麼大人要罵人?」比較友善的回答是「因為大人的情緒管理不好」,但更常聽到的答案是「因為小孩不聽話」。

    「當然有些時候大人會反省自己,但大部分的大人,還是覺得都是小孩的錯。」現任社團小編的黃苡媞補充。

    即使大人的態度有時令人挫折,但受訪的孩子卻仍堅持活動要繼續辦,「其實改變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大家都知道兒童權利,並認同且它,直到有一天,沒有人說要爭取兒童權利為止。」邱子謙強調。

    思辨從小學起,曾上街反核、反服貿、反送中

    小小年紀就擁有如此獨立、自由的思想,都和邱子謙與李胤賢的家學淵源有關——成長在充分鼓勵孩子參與公共事務、思辨人權的家庭。

    「我們從國小二年級,就會跟著媽媽參加『兒童文化研究社(繪本作家林真美成立的親子共讀社團)』,和大人一起讀《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看兒權電影,還跟爸媽一起參加過反核、反服貿、反送中的遊行。」邱子謙說。

    常被父母、同學嘲笑「話很多」的邱子謙,對社會有各種疑問,會當社長似乎是必然。他認為,兒童必須先了解大人想什麼,才能跟他們溝通,讓兒童與大人成為平等的關係。

    不過,要創立並運作社團,對當年還是小學生、個性不拘小節的他來說,仍是一項不簡單的任務,直到性格謹慎、沉穩的李胤賢願意擔綱首任社長大梁,大研社才正式創立。

    另一位影響大研社成立的關鍵人物,是兒童人權繪本作家林真美,不僅從小鼓勵孩子為環境、為自己發聲,且只要是大研社辦的活動,也總會看她到場支持,甚至在得知人權博物館想找兒權組織辦展時,推薦了大研社。

    憶起這段經歷,李胤賢進一步說明,那時我們正想倡議兒童因無法發聲、爭取權益,將變成氣候變遷最大受害者的議題,同時也為了不讓老師失望,大研社除了設計遊戲,還自己找環境專家取經,濃縮艱澀知識、擬定講稿,終於完成為包含總統在內的來賓解說的任務。

    戰爭與氣候問題欲裂,大人應適時推一把!

    事實上,不只氣候變遷會影響兒童權利,戰爭也是。聯合國大會早已在70年前,就在《世界人權宣言》中,捍衛兒權不受戰爭影響,但反觀如今,各地戰爭與人權侵害的問題,卻從未止息。

    對此,啟蒙大研社創立的林真美沈重表示,如果在孩子從小成長的過程,就落實人權的思考和價值,他就會懂得捍衛權利,也會尊重別人的權利,遇到不公不義,也會勇於挺身而出,這是環環相扣的事。

    她強調,小孩是兒童權利的主體,若自主發聲,用自己的行動,促使更多人聽到小孩的聲音,比大人對大人推廣更具說服力,「大研社的存在,其實就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社會實踐。」

    但另一方面林真美也擔憂,小孩畢竟是小孩,速度仍較為鬆散、緩慢,持續凝聚力量不容易,所以自己和大研社的家長都有共識,大人應適時地推一把,和孩子一起在兒權倡議路上,匯聚小水滴涓流成河。

    採訪尾聲,當邱子謙、李胤賢、黃苡媞等社員被問起,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時,他們再度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希望牢記現在有過的感受、倡議的事和堅持的價值,提醒自己,未來千萬不要成為我們曾經討厭的大人。」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

    2022-04-11 541 ...閱讀全文
  • 全台首次由學生提出「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雲林縣學生關心4大議題。

    兒童權利公約培力營 學生關切4議題

    中時新聞網 張朝欣/雲林報導2022年4月7日 週四 上午4:10

    雲林縣北港宗聖扶輪社與北港高中、虎尾高中、中正大學等社團、學校共同舉辦「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培力營」,6日在北港高中舉行成果發表會,這是全台首次以學生為主體所提出的「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學生們探討隱私權、傾聽權、休息權、身心障礙4大議題,藉此更了解自身權益。

    《兒童權利公約》由聯合國提出,全球有196個國家簽署,是簽署國最多、共識最高的公約,對象為未滿18歲兒童與少年,台灣由政府、學界於2016年首次提出國家報告,2021年第2次報告。北港高中去年10月舉辦「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培力營」,6日由4組學生進行成果發表會。

    第1組學生主題為「傾聽權」,組員表示學生的意見通常會經校方篩選,卻沒有篩選標準,有些不錯的意見被選擇性無視,學生也無管道再據理力爭,希望未來能透過教育、宣導、法規,達成大眾對《兒童權利公約》的普遍認識,以及學生自治的落實。

    第2組學生針對「休息權」討論,認為除了1周5天、1天7節的學習課程,早自修、輔導課不應再安排學習課程,學生有休息權與遊戲權,經一定的腦力與體力消耗後,應安排休息時間或休閒娛樂活動,就像大人可安排自己的休息與休閒一樣。

    第3組學生強調隱私權的重要性,若於教室安裝監視錄影系統,一舉一動有如犯人被監視,讓許多學生感到不安,不僅沒有隱私權,更會產生精神上的壓迫。

    第4組學生關心身心障礙學生受歧視問題,希望政府能經常在學校舉辦身心障礙講座,健康教育也能加強身心障礙相關課程,讓身心障礙學生可以有「我們都一樣」的感受。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

    2022-04-11 48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