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 蔡炆璇2023年6月26日
民宅會老,學校也會老,為了讓校園環境更美觀、教學品質更完善,校內每一磚、每一瓦不只要懂得重建修繕,充分注入寓教於樂的教育巧思,也是整體性設計的重要一環,如位於台北大安區,71年老字號學校「古亭國小」,就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新舊共榮、校風傳承這件事發揮得淋漓盡致,以最適合老靈魂精神的氛圍,帶出新世代的創新與活力。
也許是太久沒走進國小校園,專訪這一天,當記者抵達古亭國小的校長室,絲毫沒有以往到「學校」的緊張感,反而感覺來到「媽媽」的辦公室,因為環顧四周,牆上、櫃子上都擺滿出自師生、家長之手,關於古亭國小的一切、滿是溫度的手作禮物。
古亭國小校長黃玉貞是一位非常溫柔的師長,說起學校的改變,她語調輕聲細語,同時間又語氣堅定。
黃玉貞表示,校園更新,不只看得見的地方,讓一所小學與時俱進,又彰顯出悠久歷史的經典特色,是她期許自己,身為校長應盡的最大責任,也如她所言「我要為古亭土壤種下適合的種子,讓幼苗長得漂亮,就算有一天我不在,精神也能延續下去」。
古亭國小陪伴台北人走過71年!新舊共榮的校園才能成百年經典
因此,陪伴台北人走過半世紀多的古亭國小,校園更新改建的歷程,從不追求一時噱頭與話題,每個環節與細節都講求長久、整合性與教育意義。
好比學校圍牆的顏色,黃玉貞就觀察了一年四季,最後定調出典雅、耐看的紅磚色,原因是古亭國小位處辛亥路高架橋旁,龐大車流量帶來揮不去的塵埃,易使鮮豔的圍牆染上一層灰,徒增學校清潔維護的開銷,所以雅緻低彩度更能呈現古亭國小最美的姿態,讓充滿老樹的校園色系更加協調。
古亭國小「Good Team」撐腰!孩子與學校情感連結從細節開始
此外古亭國小雖蘊含豐富的校訓文化,可始終「距離」小朋友太遙遠,因此黃玉貞經過統合思考,決定打造出具象徵性的公仔「小古」與「小亭」,讓這對吉祥物成為孩子的「同學、小老師」,而且在校園無所不在,即使放學回家,都能具體感受到學校的陪伴、關懷與教育。
不過黃玉貞也坦言,古亭國小經費有限,即使努力爭取政府的補助開源,內部也不斷節流,所有設計甚至都自己來,復興學校的資源,仍然像女生的衣櫃,永遠不夠用。
還好古亭國小長年來有一群「Good Team」老師撐腰,且天助自助者,就算打模一隻公仔就要價30萬,「小古與小亭」還是在老師、家長的努力集資、募款下誕生了。
其中「小亭」襪子上就印有知名烘焙品牌「一之軒」的字樣,因創辦人廖明堅曾任古亭國小家長會副會長,女兒也是古亭校友,便用行動鼎力相助8萬元,讓母校的學弟妹順利交到「新朋友」,也因為吉祥物加深對學校的情感連結。
爾後校方也以「小古與小亭」的IP製作一系列文創周邊,並專程打造「正式入學邀請函」,讓學生寫上自己的名字,細膩營造出開學的儀式感,提升作為古亭新鮮人的認同感。
聊到這不難發現,黃玉貞對古亭國小有著濃厚情感,且觀察的細微程度,可說是方方面面,畢竟只有每天用心在校園裡生活,了解師生真正需求的人,才能為古亭國小,實踐出一個個量身訂做的人事物。
古亭國小「共融式遊戲場」為愛無私!靠教育信念替身障兒圓夢
關於這一點,古亭國小的「共融式遊戲場」和「特色遊戲場」也是最棒的案例,因為校內2座遊戲場的地點,四季都有陽光,卻不會直射,非常適合學生互動與遊憩。
而且遊戲場每一個設施都獨具巧思,皆由古亭國小校長和老師共同設計,最早他們還是拿冰棒棍做模型,再交由專業設計師繪圖,最後找來品質保證的MIT廠商打模製作,如此的一條龍作業,讓遊具從零到有的產出,並堅持使用在地材料,不從國外進口,古亭國小堪稱是全台唯一。
其中在「共融式遊戲場」內,身障學童也能玩的溜滑梯,就讓一段段溫情的在地故事在校內萌芽。
黃玉貞提到,其實對中重度的身障人士而言,玩溜滑梯時,往往只能等旁人將自己抱起,溜到底後,再請旁人協助抱回輪椅,可這樣的過程,著實少了許多樂趣和尊嚴,因此讓輪椅也能登高上滑梯、讓身障朋友化被動為主動,簡直是人生一大夢想。
所以黃玉貞特別設計身障學童也能體驗的滾輪滑梯,並尋求台南廠商情義相挺,客製出一根根長度、厚度都符合安全要求的滾輪,最後終於催生出台灣獨一無二的「向日葵魔法陣滾輪滑梯」,讓身障協會理事長在得知後,都忍不住驚嘆「我以前拜託台大教授都做不出來,古亭國小居然做到了」。
而消息一出,古亭國小不久也接到一名台中爸爸的來電,電話中他表示,自己的身障女兒雖不是古亭國小的學生,可作為父親「終於有能力為兒女做點什麼」,因此該名父親請求校方,希望將滾輪滑梯開放給外縣市的身障學童使用。
對此古亭國小二話不說的答應,並安排在學生半天課的時段,讓這對台中父女擁有一個無人打擾的午後盡情遊樂,最後該名父親含淚道謝時也說道「謝謝你們幫我女兒圓夢」。
也因為這段充滿洋蔥的插曲,讓古亭國小決心將「共融式遊戲場」對外開放,雖然維護、保養困難,耗費許多成本,甚至有許多孩子的藝術作品遭破壞,數量剩不到起初放置的1/5,可黃玉貞明白瑕不掩瑜,因為這就是古亭國小「共榮」的核心精神,也希望親子們來遊玩時,因為這段故事,更加珍惜「遊具也是教具」的每項硬體設施。
古亭國小特色遊戲場狂想!2層樓高「下水餃」遊具孩子安全至上
接著若將鏡頭拉至「特色遊戲場」,許多人也對於2層樓高的溜滑梯設計,紛紛直呼黃玉貞實在太瘋狂,但其實這也是她精打細算後的想法。
因為古亭國小腹地有限,設計遊具時,必須考慮到如何消化1500個小孩的使用量,因此黃玉貞靈機一動,想到提升溜滑梯的高度,就能創造出彷彿在「下水餃」的遊具,如此一來,孩童不僅會因滑道加長玩得更開心,遊戲時間與效能也同步提升。
當然黃玉貞縝密的考量不僅於此,為避免加長版滑道出現碰撞危險,校方特別在滑梯內加裝感應器,並於2樓溜滑梯入口處放置紅色禁行、綠色通行的警示燈號。
同時古亭國小也讓2樓高的溜滑梯呈半透明樣貌,連滑梯基座都打造出多道拱門,面面俱到的視覺穿透設計,全是為保護孩子玩樂時的安全,並增加遊戲零死角的互動趣味性。
古亭國小讓共融學習無所不在!孩童「一起玩、玩一起」更好玩
其實在古亭國小校園內,還有好多貼心設計說不完,如共融式遊戲場的「多感官攀爬架」,一捆捆柔軟毛刷觸覺,能有效安撫情緒障礙兒童;還有「磁力急急棒」利用磁力原理,讓小朋友和身障兒童充分訓練手眼協調和上臂肌力,懂得「在一起玩、玩在一起」的重要性。
另外古亭國小還針對每個年級生安排不同的自我挑戰,好比4年級攀樹,突破自我的校本課程;以及5年級朔溪團,代表「1/2成年禮」的象徵意義等。
就像黃玉貞強調的,古亭國小的校園更新是從內到外的,每一個有形規劃和無形策劃,全涵蓋一層又一層、具體而悠遠的教育理念,希望孩子在多元適性的校園裡,真正學會包容與關懷,並藉由藝術人文的薰陶,培養出與眾不同的美感素養,同時懂得透過數位化工具探索世界,用古亭新苗的底氣與傲骨「滑」出台灣未來新紀元。
【照片:校方提供報導單位使用】
2023-07-16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隨著2014年11月20日臺灣施行《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逐步落實《兒童權利公約》(CRC)的精神,政府開始重視兒少表達意見的權利,在2019年建置兒少代表制度,讓兒少有機會參與公共事務及表達和自己有關的事物的意見,看似我們成人創造了一個開放的平台;然而,卻仍有一群兒少的意見是被忽略的。
身心障礙的兒少 意見需求被忽略
這群兒少只有5萬1,943人,僅佔全臺灣總人口數0.22%,這群人口雖然少,但他們同時是《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保障的對象,現行兒少代表制度中,不論地方或中央政府,身心障礙兒少代表比例仍偏低,實際上這群兒少受限不同障礙類別或是隱性障礙,相較一般兒少,在家庭、學校及各種生活情境,他們的意見及需求更常被忽略,也因此影響其自信心,更難自由的、勇敢的表達自身意見,更遑論參與與自身相關的公共事務決策過程。
身障兒少被受限 遭受不友善對待
身心障礙聯盟長期關注並致力改善身心障礙兒少的處境,舉辦「做自己的主人」身心障礙兒少培力夏令營,以身心障礙兒少為主體,透過遊戲互動、繪畫、戲劇等多元方式讓身心障礙兒少瞭解自己的權利及兒少代表制度,也模擬如何為自己發聲,也與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藉由獨木舟體驗,培養身心障礙兒少自信心,藉由克服困難的經驗,使身心障礙兒少勇於挑戰,說出自己的想法。
身心障礙聯盟理事長牛暄文,本身也是公共電視的手語新聞主播,藉此機會呼籲社會大眾,一起關注身心障礙兒少的需求:「不論是家長、政府和社會大眾,我們都有責任打開我們的感官,創造友善及多元的環境,主動、積極的瞭解身心障礙兒少的想法及意見。」
【照片:報導單位拍攝使用】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2023年6月29日 週四 下午5:49
臺東兒童運動公園即將開幕,臺東縣社會處及建設處邀請臺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副理事長李玉華,帶領臺東兒少代表一起為兒童運動公園「健康檢查」,以最真實的兒少觀點提供建議,使縣府能參考兒少回饋意見,進行最後的細部修正與優化,使公園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優化公園友善環境。
縣長饒慶鈴表示,縣府重視青少年福利服務,並落實兒少表意權,鼓勵臺東兒少代表辦理青少年福利服務模擬公聽會,針對未來青少年中心表達建議與想法,也在公園新建或改建的前期,招集地方居民與兒少辦理工作坊,使建設處可依據使用者的建議,設計適合在地兒童、青少年、居民使用的休憩空間。
社會處指出,縣府為提升兒少遊戲權、休閒權,積極規劃新建或改建各鄉鎮共12處兒童遊戲場,位在縣立體育場旁的兒童運動公園即將於暑假開幕,是臺東首座旗艦型兒童特色公園,除了兒童遊具外,也規劃對青少年具挑戰性的特色遊具,並在開幕前夕邀請兒少代表為公園健檢。
社會處說明,臺東縣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籌備處,積極辦理各樣提升兒少參與公共事務培力活動,提升兒少的表意權與參與權,8月起也將辦理臺東縣第6屆兒童及少年諮詢代表遴選計畫等活動,期待廣邀縣內對公共事務有熱情的兒童及青少年加入。
【照片:報導單位翻攝使用】
2023/6/2 19:53(6/2 20:01 更新)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2日電)苗栗縣照南國中學生姚宥米患有腦性麻痺樂觀面對人生挑戰,克服行動不便,完成迷你馬拉松、泳渡日月潭,去年更在國際腦麻競速車競賽勇奪3金,日前再獲總統教育獎肯定。
教育部日前公布2023年總統教育獎名單,共有56名學生獲此殊榮,其中,照南國中9年級學生姚宥米,繼就讀竹南國小時期後,3年內第2度獲獎。
照南國中校長吳俊秀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姚宥米的成長過程,比起其他同學有著更多挑戰,先天腦性麻痺導致行動不便,父母一路悉心照顧、陪著她使用輔具復健練習,4歲時一場輕微肺炎,又差點要了她的命,經過加護病房、葉克膜搶救半個月才平安救回。
吳俊秀指出,儘管如此,姚宥米始終勇敢,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各種挑戰,他認為,父母的用心付出與陪伴,功不可沒。
國小時期,姚宥米的父親想出「走訪『千』小學─全台『百』里挑戰」計畫,帶著女兒到全台各特色學校盡情走踏奔跑,除可持續復健鍛鍊,也能增廣見聞;2019年,姚宥米曾於獨力完成3公里的迷你馬拉松,過程中雖顫抖著腳、撐著疲憊身軀,但經過的跑友都慢下腳步為她加油打氣。2020年,她更成功挑戰泳渡日月潭。
校方表示,姚宥米升上國中後,對於各科學習充滿積極熱忱,曾擔任表演藝術課小老師、美術設計社團的社長,也樂於關懷弱勢兒童,曾任苗栗縣第4屆地方兒少諮詢代表、第2屆行政院兒少權益小組諮詢代表、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身障兒少代表等,積極為身障兒童發聲。
此外,姚宥米也主動參與各項路跑運動,目前已完成17次路跑活動,去年遠赴丹麥參加國際腦麻競速車競賽,一口氣贏得U16RR1組60、100、200公尺3面金牌,成為亞洲第1位參與及拿到金牌的選手,讓世界看見台灣腦麻兒童的韌性與毅力。
吳俊秀表示,姚宥米總是樂觀開朗、臉上掛著燦爛笑容,像個溫暖的小太陽,猶記得校慶運動會的大隊接力跑道上,姚宥米擔任最後1棒,奮力滑著助行車前行,全班同學都緊跟在後陪著她、為她加油打氣,場邊不斷響起「小米,加油」全校師生都備受鼓舞,感動不已。
吳俊秀說,姚宥米樂觀開朗的笑容背後,有著大家難以想像的艱辛與疼痛,但她始終以正向態度面對逆境,鼓舞著身邊所有人,這次再度榮獲總統教育獎,師生都感到與有榮焉。(編輯:方沛清)1120602
【照片:校方提供報導單位使用】